高
级 英 语
教 程
课文译文、练习答案
外语系研究生英语教研室
1 9 9 5 年 1 0 月
第一课 青香蕉
我与青香蕉的邂逅始于巴西内地一条陡峭的山路上,尽管这样的事也可能发生在其它任何地方。正当我的老掉牙的吉普车吃力地爬着坡,穿过风景迷人的乡野时,车子散热器开始漏水了,而那里距最近的修理铺有十英里路。发动机温度太高,逼得我在下一个村庄边把车停下。村里有一家小店和零散的一些房屋。人们过来围观。三股细细的热水从散热器外壳的漏洞喷出。“这好修理,”一个男人说。他叫一男孩跑去拿几根青香蕉来。这人拍着我的肩膀要我相信一切都会解决的。“青香蕉,”他微笑着说。周围的人表示赞同。
我们互相寒暄的同时,我琢磨着青香蕉能会有什么用。要是追问的话就显得我无知。所以我就评论起这一带的美景了。巨大的岩石构造像里约热内卢的糖塔山一样耸立在我们的周围。“你看见那边那块高高的岩石了吗?”这位要帮我忙的男人指着一座细长高耸的黑色岩块的尖顶问道。“那块岩石标志着世界的中心。”
我看着他,想知道他是否在开我玩笑,但他满脸严肃的表情。这时他也仔细地盯着我,看我是否理解了他那话的含义。此时此刻需要我做出认可的表示。“世界的中心?”我重复着。尽管我不是全然相信,仍竭力表示出我很感兴趣。他点点头,“绝对是中心。这一带,人人皆知。”
这时一个男孩拿着为我摘的青香蕉回来了。那个人把香蕉掰成两半,把断面压在散热器的外壳上。香蕉碰在热金属上后,化成了胶状物,立即就把漏洞堵住了。所有人都被我惊讶的神态逗乐了。他们重新灌满了我的散热器,并给我了一些备用的香蕉带上。路上我又用青香蕉堵了一次。一小时后,我和我的散热器到达了目的地。当地的机修工笑着对我说:“谁教你用青香蕉的?”我说出了那个村子。”“他们让你看标志着世界中心的那块岩石了吗?”他问道。我作了肯定的回答。“我的爷爷是那儿人。”他说,“那儿是正中心,这一带的所有人都知道。”
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产物,我还从未对青香蕉发生过一丁点儿兴趣,只不过把它作为一种成熟时机未到的水果。而突然间在这条山路上这一未成熟的时机与我的需要应合了。当我进一步考虑此事时,我认识到青香蕉也是一直就有的。香蕉具有这种时机亦可追溯到香蕉的最初起源。那个山村的村民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而我自己与它联系起来的时机也来了。与青香蕉的这一偶尔相遇使我认识到当地人的特殊才能,也认识到了青香蕉的特别潜能。一段时间来我对教育家称之为“认知瞬间”的那些醒悟事件无法理解,而我知道现在我正好同时经历了两次。
标志着世界中心的岩石的重要性是要化些时间才能理解的。起初我对他们的说法是怀疑的,因为我知道实际上世界的中心是位于新英格兰的某处。说到底了,我的祖父是那里人。但是我逐步认识到他们所相信的是有道理的,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观念,我同意他们。我们会把中心定义为这样的一个特定地方,即在这一地方我们为别人所知,我们又知道别人,在这一地方周围的东西对我们自己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这一地方我们自身具有价值和意义,包括我们的家庭、学校、城镇和所在的地区。
使人能逐步理解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观念:每一处地方对于生活在那儿的人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每一处地方都代表着世界的中心。这样的中心是不计其数的,没有哪个学生或旅游者能够到过所有的中心。但是一旦在观念上有了突破,意识到有第二个中心存在,那么就能开始具有终身的正确观察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中都充满了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出乎人们预料的青香蕉。它们久已存在那儿,慢慢地成熟着,或许正在耐心地等待着人来与它们相遇。确实一支青香蕉正在等待着我们所有人,期望我们能够离开自己心目中原有的世界的中心,去体验精彩的外部大世界。
第二课 人不可貌相
省城的交通高峰时间当然不如象在伦敦那样拥挤,但尽管如此,流动的人口依旧不少。耐心的人们排着长队等公共气车,他们显得很疲倦。交通灯已由红灯变为绿灯,长龙般的一辆辆小汽车仍停在路上动弹不得。数以千计的人挤塞在列车里,男人们埋着头在看报纸,女人们在费力地编织着毛衣。这样的慢车足足要开上个把小时才能到站。
詹姆斯.萨克松在他经常坐的那个车厢角落里,静静地抽烟。每当他这个时候搭车,总是在车站大钟指在五点十分时到达车站,但他从不上五点十四分的那班车,而是先等一会,上五点二十四分离站的那班车。这样他就可以找个靠角落的位子。这班车上没有一等车厢,也没有对号入座的位子。他好象在全神贯注地阅读报纸最后一页的体育新闻,对匆匆忙忙上下车的人们全然不顾。今晚在车上与他面对而坐的是玛迪.阿泊拉,一个十八岁的芬兰青年。这是他第一次来英国,不过他已经认识杰弗里,他是杰克逊家的长子,这次就要在他家住下。
由于几个人正站着,所以玛迪唯一能看清楚的人是詹姆斯。他认为詹姆斯很可能是一位典型的英国人,并仔细地打量着他。
玛迪想,“他是典型的英国人吗?他携带着卷得很齐的伞,但没戴礼帽,其实连顶普通的帽子也没戴。他肯定在读有关板球的内容,他是性格内向的人,对外人没有兴趣。不过他个子一般。头发不黄,可以说和意大利人的头发一样黑,是卷发,几乎没有分边。他没有在用烟斗抽烟。尽管我们外国人认为真正的英国人应该留胡须,而他的面却修刮得很干净。他的鼻子有点呈钩状。他的脸神多严肃!他有些皱眉,但额头下的眼睛流露出真诚和坦率的眼光。我想他不是智慧型的人。”
“他的衣着一点都不讲究。其实衣服已相当旧了,不过灰尘掸得很干净。虽然他没有戴结婚戒指,但他可能已结婚,也许有了三个孩子。他的手套镶嵌着毛皮边,裤子熨烫得很平整。他的衣袋里东西放得太多,以至于西装看起来很皱。您瞧,他穿的那双皮鞋多丑,太老式了!他的手皮包也旧了,有些变形,所以拉连无法完全拉紧。包上有姓名缩写字母J.S.,不知他的名字是否叫约翰.史密斯?"
"我想他或许是办公室职员,也可能是店员。不过,他象位教师吗?不管怎样,他与一位相貌平常的妻子和五个孩子居住在带有很小庭园的工人阶层的一座屋子里,在园子里他们可以挖地、除草、修剪草坪或给工具棚上油漆。可今晚,他会先协助妻子把孩子安排去睡觉,然后带着她去影院,因为今天发了工资。也许他们会去当地的俱乐部?他喝威士忌吗(我想多数英国人是喝的),还是喜欢啤酒?我相信他还是喜爱喝茶。看来他很精神,但是面色苍白,很消瘦。要满足可怜的妻子和七个不辛的孩子,他感到有困难吗?可怜的人呵!我真为他难过。”
玛迪的手表指向六点一刻多些,火车终于到达了勒克威尔车站。他立即看到了杰弗里在等他。他们互相打了招呼。起初,玛迪找不到车票,后来在他塞满东西的外衣口袋里模到了那张车票,给了检票员。他俩走出站找到了杰弗里父亲的汽车。边上还有另一辆车,是一辆漂亮的劳斯莱司车(Rolls-Royce),一位身穿制服的英俊司机把车门打开,让詹姆斯上车。
“他是谁?”玛迪问。“怎么上那辆车?住哪?他看上去只是个低收入的职员或是个工人。”
杰弗里开怀大笑,好似听了个笑话。
“这是詹姆斯.萨克松爵士,”他回答说。“他有约二百万英镑的财产,仅在这一地区就控制着四十二家工厂。他是单身汉,独自一人住在第四层公寓里。所以,他若喜欢,可以离开这,到里维埃拉(法国东南部)去住上一两个月。下礼拜他就要乘私人飞机去日本出差,不过别人说他很喜欢乘火车旅行。据说他有二十一套服装但人们看他总穿其中一套旧的,不替换穿。附带说一下,他的父母都是芬兰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对板球不感兴趣的原因。他的真实姓名是杰斯.萨柯斯琳,但现在是加入了英国国籍的国民,有了英语名字。”
“这是你的另一只箱子,你把它放下一会儿,我去锁车门。你爱好园艺吗?如果喜爱,你可以帮我忙:挖地、除草和修剪草坪。明天我要给工具棚上油漆。你还不知道怎么打板球,礼拜天我带你去看比赛。现在你英语说得好些了吗?你很快就会改变芬兰人的拘谨态度。快来!我们走吧,我饿了。天真热啊。”
玛迪难过地记起以前在学校时老师们曾谈论过他的过于活跃和不可靠的想象能力。也许他们说的毕竟都是对的。
第三课 我的父亲,“帕特医生”
在美国文学中,有关黑人中产阶级,尤其是南方黑人中产阶级的作品很少。其实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这一阶层中出现过一些美国生活中最复杂和最具吸引力的人物。
我深信,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位极有才华、思想开放的人物,16岁进了大学,18岁读医学院,一直到获得三个学位,才离开学校。不过当我懂事时,他仅仅是位牙医(当时我们镇上已有一位黑人医生开业,事业很成功),兼任药剂师,配制一些奇特而有效的药水,最著名的是“帕特医生的小木屋咳嗽糖浆”。这是一种棕黑色,有甜味,刺激性很强的药水,它保证能根除最顽固的伤风咳嗽,销售得很快。
除了是一名医务人员,他还是一名出色的表演家。每个星期日下午,他就把装满“小木屋咳嗽糖浆”的纸板箱子塞进家里的汽车,前往四、五个教堂。在那些地方,他总会被请求“讲几句话”,于是开始恭维“姐妹们”的漂亮外貌及“兄弟们”有远见和卓识来选择如此有魅力的人间尤物。当教徒们安静下来时,他的脸神严肃起来,以响亮的声音宣讲“黑人们应该永远互相帮助,这样我们才能都过得舒服。”
教堂的主体是灰色的,位于棉花田边上,紧靠着萧瑟的坟地。在父亲“演讲”时,一律身穿白制服的工作人员散发着红、禄色的传阅材料,上面印有他的照片,所获医学学位的一览表及一两条格言(“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另一宣传材料是白色的,上面也有他的照片,还有一首诗歌“人人引吭高歌”,不过没提到它的作者是詹姆斯 . 威尔顿.约翰逊。
在他的“演讲”中,他背诵了自己的诗歌,也背了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诗歌以强调黑人要互相爱护和支持,尤其是要爱护和支持自己的专业人员。为了表明这一点他总是要我和哥哥站起来,提高嗓门,“这是我的两个男孩,一个将来要成为医生,另一个要当律师,但是我需要得到你们的帮助,这俩孩子是我的也是你们的,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们要很好地把他们抚养大。如果你们看见他们做了什么坏事,我允许你们抽打他们的屁股,待他们回家后我还要再狠揍。”
喝彩声、跺脚声和祈祷声总是震耳欲聋,而我和哥哥哭泣着,我们知道父亲(他有着令人讨厌的、有时是无法控制的脾气)的人品与他的言语如出一辙。
我相信,父亲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败坏生活。当别的孩子听着神仙鬼怪的故事时,他却用托尔斯泰、沙士比亚和圣经灌输我们的脑子。他赶走和我们在一起玩耍的孩子,烧毁连环画小书,禁止周日看电影,把跳舞认为是罪恶深重,而当我哥哥才七岁时他就决定这是他的长子开始学习 “生活的科学知识”的时侯了。可是哥哥却迷上了“真正的鸟”,“真正的蜜蜂”这一类知识,到处对别人瞎说,包括自己的一年级老师。老师也给他弄怕了,期末时,把他开除了。
我的父亲是个不安分的人。他死后我才知道,在三十年代末我们搬迁到路易桑纳小镇之前,他已经在其它三个地方建起了很兴旺的牙科或医务诊所,在迁往新的城镇之前他都结了婚并又离了婚。不过他的第三个妻子断言拒绝与他离婚,直到他威胁要把她送到疯人院,宣布她是精神病。
他与我母亲的婚姻或许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但是在她死后,他着了迷似的要找一位有硕士学位的妻子。他终于找到了这位受过高深教育的人物,一个来自圣.路易斯,身高六点二英尺的高傲狂妄,精力充沛的大个子女人。不过结婚才一个月,她就发现他的两个“小鬼”实在是讨厌,而小镇生活又单调乏味。
然而父亲对她的突然离开并不懊悔失望,因为他自己也对小镇的生活厌倦了,虽然在经济方面干得不错,还建造了许多人称为“镇上最好的房屋”。他是唯一不被人称为“男孩”的黑人并被邀请(作为职业待遇)坐在专供白人使用的休息室里。当然,他决不是“汤姆大叔”,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兄弟们”和“姐妹们”极力劝他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定居下来”。
即使在六十岁时,他要开拓新世界的念头都是无法阻档的,于是他又一次去创造他自己的非凡世界。可是,六个月后他死了。时间是他唯一无法战胜的敌人。
第四课 庞 贝 (意大利古城)
距那不勒斯(意大利港市)不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奇怪的城市静睡在炎热的意大利阳光下。这就是庞贝市。世界上没有其它城市与其相同。除了蟋蟀、甲虫和蜥蜴外这儿没有其它的生命。每年,数以千计的人从遥远的国家来此游览。
庞贝是个已死亡的城市。已近两千年没有任何人居住,更确切地说自公元79年夏天以来就没有人居住过。
在此以前庞贝是座拥有25000人口的繁荣城市。附近是那不勒斯海湾,蓝色地中海的一个海湾。来自富裕的罗马的有钱人到这儿建起海滨别墅。庞贝的周围是农田。城市的背后是4000英尺高的维苏威山,庞贝的牧羊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放牧。这是一座繁忙而又无忧无虑的城市。
就是这座城市在可怕的火焰和尘灰中突然死去。维苏威山于公元79年8月24日发生了悲剧,这座火山在沉睡了几个世纪后剧烈地爆发起来。无数吨灼热的火山灰落向了庞贝,将它完全覆盖。整整三天,充满了天空的火山灰形成的云层遮住了太阳。火山喷发结束时,庞贝已被深深地埋葬,一个城市消失了。
几个世纪过去了. . . . . .庞贝已被人们忘却。随后,过了一千七百年,它又被发现了。在火山灰的覆盖下,该城市仍保持原样。一切还是维苏威火山爆发那天的样子。面包房的炉子里还有一块块的面包,酒店里的酒坛子还在原处,一个酒客在逃离之际把酒杯砸在柜台上的痕迹也能清楚地看见。
今天来到庞贝是时间的回归。旧城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周围。你在小街上几乎可以听到马蹄的得得声、小孩的哭泣声和店主的欢笑声。蓝天无云,夏日高照。在城里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维斯威山和长满青草的山坡。距城墙几千码处海湾的海水上闪烁着阳光。港口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街道上能听到外语的说话声。
这就是庞贝最后一天的情景。既然火山灰已经被清除,今天当然也还是这个模样。只要你有很好的想象力,你就能恢复它当时的景象。
公元79年8月24日黎明,庞贝人醒来后开始了炎夏的又一个酷热的日子。当天晚上竞技场上有一次比赛,全城都期待观看格斗士的残忍搏斗。孩子们手拿写字的石板向学校走去,小狗跟在身后。城镇的重要人物在吃完早饭后聚集在广场上,阅读着在夜里张贴出来的政治文告。在广场的其它地方,羊毛商人在谈生意,钱庄老板在看帐本。在旅馆,晚起的东方游人刚刚醒来,打着呵欠,叫人送早饭。
早晨在宁静中慢慢地流逝。庞贝与往日并无不同之处。但是悲剧即将出现。维斯威山蔓藤覆盖的山坡下巨大的力量就要迸发出来。下午一点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火山爆发了,死神降临在成千上万的人身上。在庞贝的闹市区,距山顶四英里之处,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爆发声。
“发生了什么?”从城的一端到另一端,人们喊叫着。他们瞪大了眼睛互相凝视着,疑惑不解,极为忧虑。是鬼神在天上打斗吗?
“瞧!”有人喊着。“瞧维斯威山!”
数千双眼睛向上看去,数千只手指向上方。黑云从崩裂的山顶升起,越升越高。象树干一样,黑云升到空中,在升高的过程中又分出叉来。
数分钟过去了,爆发的声音消失了,但它仍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维苏威 上的云继续上升,越来越高,颜色漆黑。一场怪雨开始在庞贝降下——落下的尽是石头。这些石头很轻,里面大部分是气泡,石头象倾盆大雨似地落下,并没有很大的破坏力。
“发生了什么?”庞贝人互相询问。他们向圣堂跑去——朱庇特圣堂、阿波罗圣堂、阿爱西斯圣堂。牧师竭力使市民们平静下来。天空一片黑暗。一小时过去了,’黑暗依旧笼罩着一切,一片混沌。庞贝人现在知道末日就要到来。当可怕的火山灰热雨开始落下时,他们的恐惧剧增。高温火山灰落到一些房子的木屋顶,引起了燃烧。其它一些建筑由于火山石的重压倒塌了。
最初的几小时,只有那些机灵人才设法出逃。一个有钱的羊毛商把全家召集在一起,把珠宝钱财塞进袋子,点着火炬,领着一家人跑上街,仿佛是在做一场恶梦。好几百庞贝人在那最初黑漆漆的几小时中出逃。他们在黑暗中踉跄行走,走到城门,出了城,再到港口,上了船离开了。他们活了下来,把城市毁灭的故事告诉外界。其他人宁愿留在城里,蜷缩在圣堂里、公共浴室里或家中的地窖里。他们仍然期望恶梦能结束。
现在是夜里,庞贝即将再次面临不幸。大地颤抖、震动了。屋顶倒塌、房屋毁坏,把千百个希望不死于火山喷发的人埋没了。广场上的石柱倒下了。整个城市仿佛在一个被捏紧的巨大的拳斗中摇动。
三英尺深的火山石把地面覆盖起来。火山灰在大气中漂动。有毒的气体从火山口蔓延出来,不过人们还能呼吸。各处的屋顶都塌了下来。到处都能听到受伤的和临死的人发出的惨叫声。在黑暗和烟雾中涌动的人群,象发了疯似的,踩着倒在地下的人,从一条街跑往另一条街,徒劳地想冲向安全之处。几十人挤进了死胡同,发现倒塌的建筑已使自己走投无路。他们不敢再往前走了,待在那儿等死。
随着可怕黑夜的降临,毒气的浓度增大了。人们可以躲过火山石,却无法摆脱毒气,庞贝人数以百计地死去。一氧化炭气体使人无法吸进氧气。吸入一氧化炭的人昏迷程深度越来越深,直到完全失去知觉,再也不能复苏。在整个庞贝,人们躺在火山石上,毒气使他们无法动弹,死神渐渐降临到他们身上。
漫长的黑夜中,庞贝人在街上徘徊,缩倦在自家的废墟上,或簇拥在圣堂里祈祷。清晨时,只有很少人还活着。维苏威山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天空猛烈地喷发火山石和烟灰,很快庞贝的街道积满了火山喷射物。8月25日中午,恰恰是在第一次火山爆发开始后的二十四小时,第二次爆发又开始了。烟灰云层第二次从维苏威山顶升起。风把烟灰一直吹到罗马。但是第二次火山灰大部分都降在庞贝。
致命的火山石和尘灰象下雨一样一直延续第二天。但是对庞贝来说火山喷发再继续一天甚至一年,已无所谓了。因为到 8月25日中午,庞贝已是死亡之城。
第五课 当今隐藏的劝说者在干什么
人们一直在问我,时至今日,隐藏的劝说者(广告人员)在干什么?因此,几个月来我 又重访广告专家(劝说专家),我发现人口学家和动机研究者与我们的意见还十分一致,但今天广告人员还要倾听其他行为专家的意见。也许这个世界已经比二十年前较为合理,但是更难以预言。
广告人员寻求可靠的预测,即我们这些顾客对他们的努力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响。几年前,他们知道,我们在讨论广告或产品时会由于礼貌而去说慌,因而广告世界就越来越转向通过我们的身体来寻求我们真正感觉的线索。
拿我们的眼睛来说,有一种电脑化的机器,当眼睛看着印刷广告时,这机器就跟踪眼睛的运动,以判定广告中最有引力的那一部分。某些广告人员曾试用瞳孔计(一种测量在刺激下的瞳孔的仪器),以便得到对于一个广告或电视广告片的总体反映。
在兴趣的激发下,瞳孔放大,不过这也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一个冷冻的油炸土豆商,收到令人高兴的报告,说在看他的电视广告时,瞳孔有显著扩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那是由于广告中发出咝咝声的牛排所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炸土豆。再者瞳孔计不能说明看电视的人喜欢或不喜欢一个广告(我们也会被惹人讨厌的广告所激动)。这使瞳孔计的一些使用者不满,但是其他一些人还坚持说它至少是有益的。激发现象还是说明问题的,要是没有它,广告人员必然地要浪费金钱。
还有些仪器能提供声调分析。首先录下正常的声音,然后再录下一个评论广告或产品的语言。计算机能分辨出我们得到的是应酬话,出于礼貌的谎言,还是一个肯定的意见。
在对由孩子表演的两个广告电视片进行测试时,另外的孩子对两边的评论好象都一样是赞许。但是机器检测报告说,其中的一部广告片只是使孩子们感到兴趣,而对另一部则充满很难加以表述的感情效果。
电视室是用来检验不上街的人对广告电视片的反映的,看电视的人推动按钮表示他们多么感兴趣或多么厌恶。
测定广告效果的一种方法是用电极测量脑波。如果一个人真正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他的脑子就放射出快速的8 波,如果他是处在无动于衷或松弛状态,他的脑子就放出慢的多的 a波。一个航空公司曾用脑波测试法选择它的商务代言人。电视网对需要赞助的样片用这种测试法来核准片中演员和具体布景。
广告人员力求加强他们的语言力量来打动我们去采取行动,有的求助于语言心理学--研究语言的深层意义--和求助于称为心理图示分段的学科。
几年前,科盖特--帕莫里伏公司热衷于制造一种新式肥皂。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去买肥皂的主要原因并不只是为了洁净功能。这种功用当然是应当有的,因此肥皂制造商不仅保证肥皂有洁净的功能,而且保证有两种本能要求之一--肤色的妩媚动人(使肤色更加漂亮)或消除臭味(有一种好闻的气味)。
科盖特--帕莫里伏公司利用心理图示的分段学在肥皂领域中取得除臭方面的地位。分段学家找到一种称为有独立思想的心理类型--野心勃勃、充满力量和自信,对生活具有明确见解的类型,主要是男人,他们喜欢冷水淋浴。
对肥皂的巨大需要远远不只是有清洁功能,而是要有一种神清气爽感。什么样的现象能提供神清气爽感?科盖特公司的研究员想到了春天和葱翠。这又使他们想到爱尔兰,它的全国形象被宣传为凉爽、有雾、户外一片葱绿。
因此,科盖特公司雇佣了一个粗壮、自信、带有爱尔兰口音的男性作代言人,并制造出一种有绿色条纹的肥皂。肥皂包装在适合男性的黑底衬绿的包纸中(黑色是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选定的)。他们把它称为爱尔兰春天--现在,它在肥皂行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广告商长久以来一直为在15 -30秒的广告中不能说更多的话而烦恼。因此,他们试验采用快速讲话。正常情况下,当你把一个录好的信息用比通常快得多的速度播放时,得到的是唐老鸭式的滑稽的声音。但和电子专家一同工作的心理学家搞出一种用计算机的时间压缩器,即使录音速度加快40%,它也能产生正常的声音。研究结果还说明听众实际上喜欢比正常速度快的话音,而且对它们记得更牢。
这期间,在世界上最大广告机构之一的 J.瓦特汤普森林广告公司中,有些技术人员预告,到1990年,许多电视信息将由包含有话语、符号和其他图象的 3秒脉冲传送给我们,信息将几乎是下意识的。
下意识方法是让我们在知觉水平以下得到信息。它可能是一个很低的声音,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听到;它可能是在屏幕上掠过的一个信息,闪现太快,我们注意不到;或者是个拍成影片的信息,它连续放映,但光线黯淡。
大多数的广播机构都曾禁止过下意识的诱导,但并没有禁止它在商店、影片和售货场中使用。几十家百货公司利用它来减少冒充顾客进行偷窃的事。“我是诚实的,我不偷窃”这类话,与背景音乐混在一起不断地重播。一家东海岸连锁零售店报道说,在九个月内,偷窃减少了a 。
广告人员一直对意向和符号的销售术十分感兴趣。在一次实验中,他们询问了200个妇女,表面上是关于家具设计色彩配合问题,他们向妇女们提供冷霜以感谢她们的合作。她们可以把两种样品带回去试用。在她们参加下一次意见听取会时,将给她们许多她们所选定的冷霜。
两种样品的罐子上都贴了“高质量冷霜”的标签。一种罐子的盖子上有两个三角形,另一种罐子的盖子上画了两个圆圈。罐子里面的冷霜是一样的。但80%的妇女都要盖子上画着圆圈的冷霜。她们更喜欢这种冷霜的稠度,还发现它使用方便,而且相比之下质量绝对地好。看来,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妇女们喜欢圆圈胜过三角形。
今天就象我最初报道在广告中的诱导技术一样,我们隐藏的要求在广告人员的思想上仍占重要地位。在二十多年中大大加强的一个需要,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接触,这也许完全是因为家庭经常搬迁和破裂引起的。
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利用这种需要招揽更多的长途电话呼叫。在过去长途电话多用于家庭的事故、死亡或其他紧急的情况。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要求长途电话呼叫成为引起冲动的乐事。于是,在充满了良好友谊的各种各样情景下,“拿起话筒,拿起话筒,打电话找找人”的铃声就叮咚地响开了 。
再说,有一个捆草机厂商,想让更多的农民买他的机器,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迪克特(一个老广告专家),提供了根据如下原理的技术:及时得到报偿,要比拖延很久的报偿(如在此例中,两个月后得到一张买掉干草的支票)更易获得成功感。
迪克特建议,在捆草机上装个后视镜和铃铛,每当机器开过草场扎好一捆草时,农民就能在镜子中看到;当草捆丢到地上时,铃铛就响起来。这样的效果不仅是即刻的,而且是看得见的。农民喜爱它,制造商也喜欢它,捆草机的销售量日益增加。
第六课 何为索尼成功之道
索尼公司是1946年在东京一家中过燃烧弹的百货公司力开张的,那时只有二十个工人,五百美元资本。如今这家公司雇佣了四万多人,年销售额几乎达到五十亿美元,它的上万种不同型号的音象器材销往六大洲一百八十多个国家。索尼在日本大公司中仅名列第六十九,然而它作为新技术先驱者的声誉(如半导体收音机),以及作为新花样首创者的影响(如可随身携带的立体声单放机),却使其难以匹敌。这家公司把既富于想象又埋头苦干的精神,奋发不息的经理,锐意创新的工程师设计师熔于一炉,就几乎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两个都是物理学家,如今仍在掌管着这家公司。他两不但是经营上的合伙者,而且还是互相取长补短的终生好友。井深现年七十六岁,腼腆,颇用教授风度,充当发明家;盛田六十三岁,生气勃勃,性格外向,充当超级推销两人都有非凡的直觉,约三十年来他们一直正确地预测市场。与此同时,他们靠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高明的眼光,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把全世界对“日本制造”产品的看法从嗤之以鼻变为赞不绝口。
井田和盛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相识的。战后他们合作,组建了东京通信有限公司。一开使,井田就怀有梦想:把电子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发展消费品的生产。不到六个月,公司靠生产电子管电压表做到了收支平衡。
当井深和盛田转向生产复杂的广播控制柜时,生意实在好,促使他们搬到品川郊区这一片宽敞的简易住房里去,现在该处是索尼公司总部所在地。可是井深和盛田还没找到他们盼望已久的独特的消费产品。后来,井田在日本广播公司看到一台美制磁带录音机。
那时在四十年代末,磁带录音机在日本实际上还鲜为人知,可是这两个合伙者意识到录音机的发展潜力,抢先把日本生产的专利权弄到手。录音机的电子技术方面不成问题,但是磁带倒是真正令人头痛的事。那时日本根本没有磁带,于是井深和盛田就自己发明磁带。由于连塑料也没有,玻璃纸又不行,他们就用普通的纸,拿喷枪喷上磁性铁粉。不到一年,万事具备,井深和盛田终于给敞开大门的市场准备好了一种独特的产品。
可是录音机起初没人买。盛田认识到光靠科学创造是不够的。顾客们简直连这新奇的机器是用来干什么都不晓得,他得向他们进行宣传。盛田断定学校将是录音机在日本最理想的市场,于是他出发去周游日本各地的学校,给老师们表演怎样使用这轻便的手提箱大小的机器录下教学广播节目,怎样用它来上英语课。十八个月后,百分之三十的日本小学买了磁带录音机,接着,银行、办公室、大学、日本的广播网纷至沓来,人人都想要一台磁带录音机。
1952年,井田听说有种神奇的新式元件叫晶体管,是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的,于是他就飞往美国进行调查。“收音机!”一回来他就三番五次地说:“我们要用这种晶体管给每个人都要做一台小小的轻便收音机!”
井田坚定的信念,激起公司里每个人的想象力。盛田也赶到美国,囊括所有能弄到手的有关晶体管的点滴宝贵资料。半导体那时是新技术,高深莫测,可是这两个伙伴硬是冒险一头扎了进去。不过几星期,公司就成功地生产出第一个自己的晶体管。井深的班子又发明了自家的工艺方法,没多时就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比日本其它所有竞争者领先约两年。
关于袖珍收音机的牌子,这两位创始人决定叫索尼。这来自拉丁字 Sonus(声);加上有点英语 Sonny(小伙子)的意思。(盛田说,“我们那时还是两个毛头小伙子呢。”)索尼字短,好辨认,容易上口也成为公司的名字。
1956年盛田决计要打进美国市场,他带着半导体收音机飞到纽约。索尼的这种新发明使美国的买主为之倾倒,盛田一下子就得到一万多台的订货。1960年 2月,在美国第一家由日本人独占的子公司美国索尼公司在纽约市开张营业。盛田亲自移居纽约,带头披挂上阵--这对日本高级经理人员来说也是个创举。不出三个月,他建成一个遍及半个美国的销售网。美国索尼公司自那时起一帆风顺,1983年其营业额远远超过十三亿美元。
与此同时,从日本的实验室和工厂也传来生产一连串令人目瞪口呆的首创新产品的消息:调频调幅半导体收音机,五英寸全晶体管电视机、案头计算机、半导体磁带录象机、单枪三束显象管彩色电视机、比塔迈克斯磁带录象机系统、随身听便携式立体声单放机、静止摄象机、录音兼录字打字机、扁平微型(平面)电视机等等。
索尼究竟如和行事呢? 这家公司最大的秘诀,就是他有本事能满足人们心中还未说出来的愿望。当井深、盛田和他们的人员察觉到存在某种需求时,他们先满足之,然后再向大众解释明白。在索尼发家的过程中,它在挖掘自家令人眼花缭乱的先技的同时,也常常问心无愧地取他人之发明为己所用,或使之更趋完善。
为了明白这样作法生效有多快,让我们来看看获得巨大成功的索尼随身听的开发过程吧。随身听的想法是公司里几个音响工程师随便摆弄一台索尼便携式口授录音机时酝酿而成的。他们出于好奇,把它改装成一台四轨录音机,再接上一付普通的耳机。使他们感到十分惊奇的是,声音妙极了。那是 1979年 7月。
第二天井深逛了进来,发现这新发明,马上被吸引住了。不过他认为那笨大的耳机应当换成索尼公司已经在研制的超轻型耳机才好。
公司给设计师、工程师们交回来一个有二百零四个零件的机器,重量才十四盎司不到。工厂已经准备就绪,生产线组装好了,广告、包装、命名等等也都讨论过了。从头到尾只不过五个月,随身听就在日本投放市场!索尼公司现在年产三百万只随身听。
索尼公司除了鬼使神差般巧妙地发挥其技术人才与技术知识的作用之外,还以有高度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体系作为其后盾。索尼的精神是对东西方之长兼收并蓄,融汇贯通。这精神从井深、盛田最上层开始,他俩是领袖,而不是老板。再者,索尼与其它多数公司不同,十分喜欢聘用个性与经历迥然不同的人。索尼公司不是雇一批能人,把他们塞到具体岗位了事,而是逐个着眼于他或她的现状与发展前途而聘用,然后再把雇员们推上他们既能胜任,但又最富于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工作要适应人而特点,而不是反过来人去适应工作。
由于采用了这些充满革新精神的管理方法,其结果是索尼成为一个极为活跃、蒸蒸日上的机构。对成员本人的卓越才干以及对他们忠于公司的传统,对个人创造性以及对集体力量,索尼公司通通一样引以为骄傲。井深和盛大一次又一次地毅然闯入充满风险然而也是振奋人心的尖端技术的天地,开拓新的道路,探索未知的领域。索尼的经理和科学家们深知他们所从事工作的意义,而且他们能够证明他们做得对。一事成功,万事亨通。此乃索尼成功之道也。
第七课 三人同舟
斯垂雷和高林的附近有一个很棒的垂钓中心。在此可以享受到钓鱼的美妙乐趣。河里尽是狗鱼、斜赤鳊、雅罗鱼、勾鱼和鳗鲡,你可以从早到晚坐在河边钓鱼。有人就是这样,但却从来钓不到鱼。除了鲤科小鱼(或译为:用作钓饵的小鱼)和死猫外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在泰晤士河的上游钓到过什么东西。当然这和钓鱼无关。当地的钓鱼者指南也对是否能钓到东西一字不提,只是说此地是鱼生活的好地方。根据我对这个地区的了解,我很同意这样的的说法。世界上没有一处,你能钓到更多的鱼或是你能长时间地钓到鱼。有人来到这里钓上个天把时间,有些人来了就不走了,钓上一个月。当然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赖在那里钓上一年,但结果没有两样。泰晤士河垂钓者指南一书说,“小鲑鱼和河鲈也能在这一带钓到”,但是这本指南搞错了。我确实知道这儿有这些鱼,当你外出沿着河岸散步时,可以看到它们成群地游动,它们游过来,一半身体露出水面,张开嘴等着饼干。如果你下去游泳,它们就会簇拥过来,挡住你,使你感到不舒服。但是它们并不是靠鱼钩顶端一丁点儿蚯蚓就能钓到的,那样是绝对钓不到的!
我自己并非是垂钓高手。有一阵我花了相当多的精力的在钓鱼上,并且自我感觉相当不错。但是钓鱼老手却告诉我,叫我不要太投入,劝我放弃它。他们说我是个极好的钓鱼人 ,钓起鱼来有灵感,又有慢攸攸的气质。但是他们确信我钓不出什么名堂来。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想象力。
他们说,作为一个诗人、畅销小说作者或记者之类的人物,我还是够得上的,但是要当一个泰晤士河的鱼翁还不够格,还须显露出更多的想象能力和发明能力。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成为一个好的垂钓者所需要的是大言不惭、轻而易举地说谎话的能力。但是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纯粹的、不加掩饰的编造是无用的,这样的事即便是初出茅芦的人也会。老道的钓鱼翁能说出详尽的细节,对仅仅是可能性的事大加夸张、渲染,而却流露出一本正经、忠诚老实,几乎是迂腐的神态。
任何人都能进门就说,“昨晚,我钓到了一、两百条河鲈”,或“星期一我捉住了一条勾鱼,有十八磅重,从头到尾足足三英尺。”
此类大话不需要任何艺术和技能,只要不害躁。
不是这样的。你们的造诣颇深的鱼翁不会如此简单地说慌。他的技巧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他戴着斗笠悄悄地走了进来,在最舒适的椅子里坐了下来,点燃了烟斗,开始静静地抽起烟来。他先让年轻人吹牛聊天,趁着话语停顿间隙,他把烟斗从嘴边移开,磕了磕烟灰,开始说话了。
“哦,星期二晚上我钓了鱼,与大家说也没多大意思。”
“呵,什么?”他们问道。
“因为我不指望我说了大家会相信,”这位老伙伴平静地回话,语调中不带一丝埋怨。当他往烟斗里加烟丝时,让房主拿三杯苏格兰威士忌酒来,要冷的。
这时谈话停了下来,没人有足够的自信来插话。这样,没有人鼓励,他就得自己继续往下说。
“不,”他接着沉思地说,“如果有人这样告诉我,我自己也不会相信的,但是这一切都是事实。我一下午都坐在那儿,除了几十条小淡水鱼和二十来条幼雄鲑鱼外实际上没钓到什么东西。我自认一无所获,正要离开时,忽然感到鱼线被猛地拉动。心想又是一条小鱼,要把它拉上来。我根本拿不动鱼杆!我化了半小时——整整半个小时,先生——才把鱼弄上岸。每时每刻我都在想鱼线就要绷断了!我终于够到了鱼。你猜是什么?一条鲟鱼!四十磅的鲟鱼!钓了上来,先生。是的,你蛮感到吃惊的吧。房主,请再来三杯苏格兰威士忌酒。”
然后他接着又讲起看到这条鱼的每一个人是如何大吃一惊的,他的夫人是如何说的,回到家里后J B又认为这条鱼如何。
我曾经问过这条河上游一家客栈的老板,有时听附近的钓鱼人编造的此类故事是否感到恼怒。他说:
“哦,现在不了,先生。起初我确实总是感到吃惊,我的上帝。现在我和妻子一直在听这些故事。这是你习惯了的,你知道吧。这是你习惯了的。”
我认识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个很真诚的小伙子,当他开始用假蝇钓鱼时,就决心对自己钓鱼成果的夸张决不能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当我钓到四十条鱼时,”他说,“我就告诉别人我钓了五十条。我的慌话不能超过那个限度,因为说谎是有罪的。”
但是这个百分之二十五的计划根本没有很好地实行。他并没有照此去做。他在一天中最多只钓过三条鱼,拿鱼来说,三条鱼是无法再增加百分之二十五的。
所以他把百分比增加到三十三,也就是三分之一。但如果只钓到了一条或两条,这又是很棘手的事。因此为了把事情简化,他下定决心把数量翻一翻。
他坚持这样做了两个月,后来对此又感到不满。当告诉别人他仅仅把数量翻一翻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不管怎么样,那样做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他的节制和自我约束的做法使他在钓鱼同伙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当他实际钓到了三条小鱼,而对别人说钓到了六条小鱼。这样当一个人四处游说自己钓到了二十多条鱼,而实际上这个小伙子明确地知道他才钓到了一条鱼时,小伙子就会对他所作的自我吹嘘十分嫉妒。
因此小伙子终于给自己作出了一个最后的决定,并且从此以后就认真严肃地坚持下来。这一决定就是每一条鱼当十条来数,而且以十条为起数。例如,假定根本没有钓到鱼,他就说钓了十条。这样算起来每次钓到的决不会少于十条。这是个基数。这样,如若碰巧钓到了一条鱼,他就说是二十条,钓到了两条,就算三十条,若钓到三条,就说是四十条,以此类推。
这是个简单、易操作的计划。后来有人说这一做法为广大的钓鱼同伙兄弟们所采纳了。确实,泰晤士河垂钓者协会委员会约在两年前推荐了这一做法 ,但是有些老成员提出反对。他们说数量翻一翻的做法倒还可以考虑,否则干脆每条鱼算作二十条。
第八课 真正可靠的朋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戒烟是一种苦恼的事情,“真正可靠的朋友”被夺走后,惯于吸烟的人便摆出一种隐士般的矜持派头,他们变得愁眉不展,脾气乖僻,容易激动,心慌意乱,时笑时哭,吃得过多,呃呃打嗝,嚼着桂皮味的牙签。
作为一个有这些症状的慢性病患者,--少则一天多则几个月--我深知要想打破抽烟习惯的苦恼,我还可已告诉你在戒烟期间下巴下面有一块肌肉跟戒烟人捣鬼,它象金鱼的腮一样一胀一缩,总想吸烟。医生说这是一种反射动作,是由常年吸烟引起的;其他人认为这是一种反应,就象小孩需要吸手指一样。但是当你的决心由于不断同咆哮绝望的冲动搏斗而被削弱时,你就会忘记这些解释,做出象大多数其他躲避烟草的怯懦避难者在这种情况下所做出的一样:跃过你的桌子,慌忙中撞倒三个人跑到售烟机前,颤抖地点着烟,深深地吸一口令人兴奋的烟。
在这种时刻,吸烟的人顾不上考虑自己是在吸一氧化碳(在汽车排出的烟里含有这种物质)、氰化气(在一些国家用来处死杀人犯)、氢氧化钠(用来清洗垃圾桶)和甲醛(防腐液中的一个成分)。根据对大约两千六百万戒烟的人的调查来看,第一次戒烟能够成功的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每三人中有一个人能坚持戒烟六个月。
吸烟人的这种难以抵制的烟瘾使得为吸烟人提供抑品的工业应运而生,每年提供大量的代用品和抑制品。他们出售的东西很多,从保证减少吸进焦油的过滤器到荜澄茄制的口香糖。书籍出版者也互相竞争竭力兜售介绍保证对戒烟有疗效知识的书籍,其实没有一本书真正对戒烟人有效。
所有这一切把吸烟人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戒烟半途而废的人;第二类是想戒烟而又戒不掉的人;第三类是不可救药的人。总的来说,第二类是最应该受到严责的,他们既害怕抽烟又戒不了烟,他们厚颜无耻,降低自己的身分去自欺欺人。一个人由于缺乏意志力而使自己心神烦乱,把纸烟藏到家里难以找到的地方,比如,在天花板上面固定电灯的装置中间,使抽烟发生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烟瘾太大时,他就会去找一把梯子,冒着生命危险要重新找到那藏起来的纸烟。想戒烟又戒不掉的人,靠楷油过日子。他们美其名曰:如果自己不买烟,就会少吸些烟,他们尽可能控制自己不买烟,不行的时侯就向朋友要支烟抽。
没有比戒烟倒退的人更鬼鬼祟祟、垂头丧气的了,他们的羞耻之心在一两口烟中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吸一两口烟的工夫就会使他们忘记他们过去决心戒烟时的那股纯朴高尚劲儿)。他们挨过一个又一个小时,随时准备好抵制真正可靠的朋友的再一次引诱。已故英国牧师、学者C.S.刘易斯这样解释说:我可以戒烟,在我戒烟的时候,我无法专心干别的事,戒烟是个专职工作。”
当然吸烟这种需要是有瘾的。无论犯烟瘾时和戒烟时的症状都和吸毒成瘾的人症状相似。吸进肺部的尼古丁(以其它方式进入体内的尼古丁会有致命的毒害)直接进到血液里,立刻起到镇静作用。每吸一口烟(一般的吸烟人一年大约要吸六万口)人体内的血糖量都要增高,使血管缩;阻血液的循环,增加心脏负担。烟里的尼古丁还可以充当镇静剂,保护吸烟人不为小小刺激而烦恼和在紧急关头支持他们。
有时尼古丁在人体内产生某些变化,反应减缓,人的五种感觉(尤其是味觉和嗅觉)功能减弱,尼古丁使血液循环减慢到极点时,人的触觉就完全丧失了。吸烟多的人的手脚总是比不吸烟的人的手脚凉一度到两度,吸烟人容易发冷和冻伤。烟中的焦油使人嘴发痒,刺激嗓子,被认为是致癌因素。
除了焦油和尼古丁,吸烟还可以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吸烟人的动作形成一系列的反应。所有与吸烟有关的手势都成了习惯动作:取出一支烟,轻轻叩一叩,放进嘴里点着,弹弹烟灰。所以停止吸烟以后,吸烟人总是显得坐立不安,心烦意乱。他们总是把手伸进口袋里又拿出来,把零钱弄得丁当直响。他们习惯咬手指盖,有时由于神经质而得了溃疡。
戒烟半途而废的人主要危险就是突然或有时是惊人的增加体重,想要吃东西的强烈欲望不可抵御,常常把戒烟的人半夜弄起来,引进厨房。我第一次戒烟时,食欲的增加是惊人的,在夜间是可怕的。我发现大约每隔一小时左右自己从床上起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最后仿佛有磁铁吸引似的,向厨房走去。我得吃东西——除了金枪鱼什么也不行。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一个星期内就增加了十二磅体重。如果不事先完全了解戒烟的痛苦,不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安全药物的话,就不要试图戒烟。然而,许多戒掉烟的人会说戒烟的关键在于动力。许多父母由于子女耻笑他们而戒掉了烟。有时一件小事可以促使人戒掉烟。比如一个妇女在开车参加葬礼的路上,点烟时不小心引着了他帽子上的面纱。在她停下车,别的司机帮她扑火的时候,使交通受到阻碍,尽管她没有伤着,但是她觉得很窘迫,因此她立即停止了吸烟,并且从此再也没有吸过烟。在我寻求戒烟的疗法时,我发现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有很大的区别。一所有威望的大学进行的性格测验表明吸烟的人十分敏感、过分自信、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而且精力旺盛。他们没有不吸烟的人考虑问题那么周到,凡事依靠自己,脾气好和可靠。我还发现某些行业的人比其它行业的人戒烟困难。
吸烟的人常常是士兵,部长,出租司机,营业主任,从事政治的人和作家。
在我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在进行第十四次戒烟。由于一位声称治愈率为百分之八十的专家给我吃了镇静剂,而使我处于轻微的昏睡状态,有点恍恍惚惚,我感到维持这种完美无瑕的状态没有什么困难了。我蔑视那些吸焦油和尼古丁的可怜的家伙,甚至吸烟的烟味都使我感到讨厌。于是我坐下来写作,不过为了帮助我完成任务却用了六百四十九支香烟。
第九课 送往太空的音乐
1 9 7 7 年 8 月2 0日,两个宇宙飞行器“旅行者”中的第一个离开了卡纳维尔角去探索天王星;大约十二年后它将完成在这些行星间的飞行,开始在群星之间作或许是永不停止的遨游。
闪闪发光的白色钛合金螺栓把一个陶瓷筒、一根钻石和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固定在飞行器的侧面,这三样东西都装在一个铝盒里面,保证唱片十亿年后仍然能发出洪亮的声音。在包装外层上刻有用科学语言表达的播放说明。由一个小组来执行为这张一百二十分钟唱片编写信息的艰巨任务,在这个组里有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艺术学家琳达.萨尔兹曼.萨根、音乐与科学记者蒂莫西.费里斯以及我本人。我们只有八周的时间来挑选我们希望能配得上这样昂贵邮费的资料。
无法预言我们的信息被另一个世界的人收到的可能性如何,这个飞行器四万年之后才能飞过最近的那颗星星。在亿万年的时间里,它将在我们的银河系漫游,有时以约一光年的距离经过某一星星。
因此制作这张唱片就使我们不得不以一种奇特而实际的方式来回答关于地球上的艺术和生命的一些抽象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人类能造出在宇宙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来吗?这使得我们又面临那个古老的荒岛难题:只容许你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带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去;好好地想想什么是你最不能丢弃的吧。
唱片的开头是一百一十六张图片:有标明我们在银河中的位置的译成符号的图表;有脱氧核糖核酸的图式,我们的染色体和人体解剖;我们的星星、太阳;我们地球和大气的化学组成;我们的海洋、河流、沙漠、山岭、大陆、鲜花、树木、昆虫、飞禽、走兽、水生物以及雪花等的形象。图片还表现了我们我们这些社会生物在吃、喝、工作以及玩耍时的情景。还有泰姬陵,中国的长城以及金门大桥这类显示人类工程成就的照片。一张艾萨克. 牛顿的世界体系的图解说明怎样将炮弹送入轨道。结尾是几幅图片:一幅是夕阳西下的景色,另一幅是一个四重奏弦乐队,还有一幅是一把小提琴以及贝多芬的十三号降B 弦乐四重奏中取出的一段真正的音乐,它表明了音乐的符号和声音之间的关系。这部之后是来自卡特总统、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以及说六十多种不同语言的人的问候,另外还有一对鲸鱼的友好的致意声。
录音的四分之三是音乐。挑选这些音乐时争论非常激烈(有时我们一直争到清晨四点钟),虽然我们知道这些录音在太空中被收到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使它被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某个社会收到,那也将是距今亿万年以后的事了。
我们定的标准是要拿出能代表世界各地的音乐,以显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文化的丰富多采。
我们选了三首巴赫的作品和两首贝多芬的,我们知道这点会引起争论。可是我们感到,当我们放送出去的某个作曲家的音乐不止一首的话,地球以外的人要理解它或许会容易些。下面我们看一下所选二十七首作品中的七首,再谈谈我们为什么要挑选它们。
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第一乐章。卡特.李希特指挥的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以它的生气勃勃的演奏(作为向天外人的问候,这是很合适的),完美的技巧以及录得极为清楚的铜管乐声部而中选;十亿年后唱片的纹道里还会放出清晰的铜管部分的声音。 查克. 贝里的<<约尼. 古德。大家对这首曲子争论得十分激烈。我们征求了几十个人的意见,有些人主张根本就不该收摇滚乐--它只不过是音乐史中的一阵抽搐而已。我们则认为它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即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在遥远的美洲相遇的一个例子。查克.贝里作为摇滚乐的创始人,最后被选中了。
新几内亚的<<男人的房子这段现场录的音是一种最古老的、没有被人类文明所改变的音乐传统。这种音乐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了,色彩单一,催人入眠,与唱片上的任何其它东西都迥然不同。
秘鲁的<<女人结婚曲。这是入选的两首南美作品之一,由一个具有如银铃般歌声的青年姑娘演唱。
<<流水。我给哥仑比亚大学的周文冲打电话,请他提一首中国乐曲时,以为他会需要时间考虑怎样答复,他并不需要。<<流水,他对我说:“这首曲子表明人类深思他们与宇宙的密切关系,是用七弦的古琴演奏的,这种乐器比基督还早两千年。<<流水已成为自孔夫子以来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把这首曲子送去,便对中国作了很多介绍了。”
<<夜昏黑是布兰因德. 威利.约翰逊所作。这首 1927年录制的古吉它夜曲没有歌词,只是一种呻吟声,听起来象是一种孤寂的、刺透人心的发问。
贝多芬的降B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的第五乐章(短曲)(作品第130号)。我们选了这首精湛的曲子是因为他不是某种单一的感情的表达,而是人类的痛苦、渴望和希望的一种深沉的、富有旋律的表达。
第十课 如何提高你的智力潜能
新的研究表明,智慧中包含着许多技能,普通人可以有意识地去提高这些技能。
— JHD
这个十来岁的孩子给父母带来了沉重的消息。生下来就迟钝,在学校很调皮。耻辱的开除令使他在学业上彻底失败:“你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学生”。
很多年以后,他很有哲理性地回忆起小时候学习上的困惑:“我的智力发展很迟缓,因而直到我长大后,我才开始对空间和时间方面产生一些疑惑。当然我对问题的考虑要比一个孩子深刻。”就这样,年轻的爱因斯坦在被从学校驱逐出十一年之后,发表了改变我们对宇宙理解的相对论。
在这一世纪中没有其他人比爱因斯坦更广泛地被认为是天才。然而他小时侯智力发展存在问题和他的特有天赋使我们对有关天才、智慧或智商的传统观点产生了怀疑。一方面,爱因斯坦小时侯在智力测试所看重的能力上表现出有缺陷;而另一方面,他独特的智能却远远超出了对于智慧的大多数定义。特别是他的智能发展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渐进过程,这与智力是天生和不变的流行观念是矛盾的。他学会的而不是天生的能力 — 尤其是他顽强的毅力和善于思索的技能 — 很明显,与任何智力上的明显优势一样对他的才能起着决定的作用。
传统定义所忽略的这些起重要作用的智力因素在新的研究活动中正在引起密切的关注。这一现象是出现在早期的多年研究揭露了通常的智力测量的局限性之后。研究表明,智力是多方面的,是奇异的:它包括个性特征、创造技能和知识才能,这些都是无法测试的。
特别令人兴奋的研究结果是,这些被下了错误定义的能力中的某一些是许多人都具备的。只要了解这些被忽略了的技能,就会帮助我们发现并培养我们自身及我们孩子的未开发的潜能。四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的理解这些能力。
1、智商 智商测试的分数并不象以前所认为的那样重要。长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智商数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若用智商预测今后学业成功与否,那就过高地估计了它的价值。根据最近的研究,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中,智商所起的作用仅占约 35% -45%。其它方面所起到的一半以上的作用还无法解释。此外,研究还显示在学校的成功并不能预示今后生活的成功。
新的研究还表明,推理能力这一智商测试所测量的一个方面能够象帮助学生在学校取得好成绩一样,对其进行训练。例如,实验性的学前计划有助于提高贫民区儿童的学习能力。心理学家阿塞和韦姆贝认为,任何健康的人都可以学会抽象的推理技能。他们通过如在他们所著的<<智力是能教会的一书中所描述的一种训练计划,帮助大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学习获得很大量的词汇,通常与智商 测试的高分相关,这一点与阅读理解力一样,也是智商 训练计划中强调的一技能。
许多此类训练计划把智商中的智力变量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 — 一种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显然,这是能训练的,正如参加体育比赛前身体上准备就绪是可以训练的一样。 2、创造性 智商测试值可反映出通过逻辑步骤找寻单个正确答案的能力,但仅能测出5、6个智力变量。“创造性测试”旨在了解能够对一个问题找出多个解决方法的能力,能够多测出十几种变量来。在这两项测试中被认为与智力有关的特别能力中,人们仅仅对其中的6分之1左右进行过研究。创造性只是智力的又一个方面,其本身几乎与智商 一样有相当的局限性。
3、个性 在某些智力活动中获得重大成果的个人,他们的个性与聪明的头脑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对智力的狭隘定义一般都排除了个性的因素。今天,科学家们对于在脑力工作中作出了杰出成就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人在个性特征方面与普通人有差异。除了有好奇心、坚韧不拔和具有自我批评能力(这些都是爱因斯坦所具有的),有高度创造性的人还表现出不凡的坦然、自立、有想象力和幽默诙谐。
4、大脑结构和化学 我们对人脑生理知识的增加有助于理解智商测试、创造性测试或个性测试所无法测量的几十种其它智能中的一部分。例如,注意力对于有目的的智力活动十分重要,它主要是受人脑中的一个比较简单区域的制约,该区域也对感情进行控制。对于一个问题的感情投入与一个人对与该问题的理解之间的关系似乎是位于大脑中的一个化学“回报系统”。因为工作出色, 该系统的感情区域会对注意力中心作出报赏 — 产生出满意和安宁的感觉。
对于以上四个广泛领域进行研究的意义是重要的。学校常常仅主要依靠智商测试排斥了在其它智力种类方面有优势的学生。E托仑斯,能力测试领域的一位先导者指出,“如果我们只是根据智力测试来识别天才儿童,我们就会淘汰大约70%最具有创造性的儿童。”
我们大多数人会在智能的某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有人在解决问题方面比别人强,有人在独创性方面胜过他人,还有人能成功地从事需要毅力的脑力劳动。这些特长都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发现和培养你自己的聪明才干,试着提出以下的问题:
我会对言语还是数字产生兴趣,喜欢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概念?
我是善于处事还是善于处人,为什么?
当解释某事时,我会通过画图、语言还是动作来把意思表达清楚?
遇到新情况,我会去记忆、背诵一些事情, 还是去理解、领会它们?
娱乐时,我是喜欢猜谜,还是编造故事?
我是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还是善于观察全局?
有两项工作供你选择,你选需要动作敏捷的工作,还是选需要耐心的工作?
面对具体的问题,可以说这些各不一样的技能的任何一种结合都意味着是“聪明”。例如,一个婚姻介绍人最好能善于做人的工作,对人际关系做出判断,对行动步骤作出评估。而另一方面,物理学家需乐意与数字打交道、解难题,从数据所显示的稀少线索中,领悟出自然界的画面。
智力可以培养,但这是费力的。第一步是要利用你已有的那些聪明之处,同时要改进其它不足之处。这经常涉及到改变思维习惯,以新的方式来看待你周围的世界。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让我们来看一下因为智慧而受尊敬的人使用的一些方法。他们有着积极的思维习惯。他们喜欢挑战性的问题,力图从每一新的情况中学到东西。他们有勇气战胜自我。他们中最杰出的,象爱因斯坦一样,能设法使强烈的动机与足够的耐心相结合,来完成一个课题。这是难办到的事,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我们的智力:
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解题。智商 测试得低分的学生中最常见的一个特点是办事冲动,他们不充分考虑问题就胡猜答案。他们应该练习如何通过把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步骤来解决问题。
掌握多种阅读技能。 在大部分智商测试中的一个关键性内容是辨别词汇之间的关系,这一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 — 特别注意其中的生词以及它们的用法。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的词汇中增加了一个很有用的新词或者他理解了一个新的逻辑概念并且发现这对分析问题、辨别差异和解决问题有帮助,这个人就能体会到提高智力所产生的满足感。
为你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个利于思考的环境。对于出成果的人的研究表明,他们都受到过鼓励来提出有独创性的甚至“狂妄”的见解,而不怕别人讥讽。在一个环境中,不论是在饭桌边、教室里,还是在压抑人的社会里,一个人提出了新的观点后立即受到排斥,那么创造性的思想就被扼杀了。
某些学科或智力活动,如逻辑、数学或诗歌,好象比其它活动(如看电视)更需要发挥推理技能。一个理想的环境不仅能提供充分的支持条件,还能够免除外界干扰。
智力活动成功的秘密在于意识到单一特长或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全身心的投入,高智商不会起作用。想象力和对新思想不怀偏见 — 大多数人认为是普通的常识 — 它们 对你的成功所起的作用不小于智商 。
第十一课 流沙
流沙已不是人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一个词了。这一险恶的自然现象引人注目地出现在19世纪传奇文学中的荒僻景象的描写中(流沙地常常为作者除掉不再需要的角色提供了方便)和美国西部开发的故事里。在到处是汽车和水泥路面的今天,几乎没有人会再遇到流沙了。然而流沙和以前一样普遍存在,并且由于人们对流沙缺乏了解,它就变得更加危险了。有关流沙的科学研究向人们提供了不少值得关注的东西,它们纠正了以前人们对流沙的不合实际的错误概念。
我将在此讨论最常见的一种流沙,沿着海滩和河床我们可以看到它。它只是一种水饱和了的沙,受到来自下方的水,如泉水的压力而形成。可以制作这样一个模型:在一个桶里装满了水管,管子通向桶底。流进沙的水渗透到沙之间,稍稍把沙分开,使得沙的体积膨胀。当来自下方的水压等于,或略大于沙的重量时,沙就“流动了”。沙粒呈悬浮状,摩擦消失,支持不住重量,物体放置在表面会立即下沉。下沉的速度取决于物体的重量、接触的表面大小以及沙的种类。
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只有由圆的、小的、大小一致的颗粒组成的沙才能构成流沙,但是其实并非如此。任何沙,即便是粗颗粒、有边角的,在水饱和时,受到来自下方的水的压力,都会流动。不过,又细又圆的颗粒构成的沙,的确比粗颗粒的沙更容易流动,因为这些颗粒之间的空间比较一致,水流向四周的坚实的沙地的速度较慢。
流沙几乎总是局限于其下方的泉水保持一定压力的较狭小的地区。在沙质的河床,水通过周围的砂子从流沙地带流失(因而不会形成流沙)。只有在泉水受到较小的压力,从与河流平行延伸的山崖侧面的裂缝处流出的地方,能够发现延伸的流沙地带。在水流量大而急的地方是不可能存在流沙的。在此情况下,河床的砂子不是变得能够“流动”,而是被冲走,河床和河岸形成深洞。
在平坦的乡村,流沙不常见,因为没有坡度,形不成泉水。在流经丘陵地带的峡谷沟壑的河流处,流沙也很少见到。这样的深谷能使地表水直接流入河中,而本来这种地表水倒是可能聚积在岩石间形成泉水(那样自下而上的)压力的。流沙可能出现在山区,尤其当那里的岩石是石灰石和白云石时。这些地质结构含有洞穴和凹槽,是众所周知的泉水发源地。穿过岩石的河流易于在河床上和河岸边生成泉。在三种情况下,这些河流的流经处会形成流沙:任何大小的河流岸边处的水平面上;水下,通常靠近岸边,但有时也会完全在水里;有时也会在看起来已干枯的河床中。
人们怎样才能发现流沙?仅仅依靠双眼是无法发现的, 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坚硬的沙地可能突然塌陷,任何在上面冒险行走的人都会陷入流沙中。在阳光下沙的表层变得干燥和坚硬时,情况尤其如此。此时,一人很快地行走,有时可以通过,但是任何沿着他的脚步走的人,几乎可以肯定会陷落下去。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行走前先在沙地上试一下。任何人沿着湖边或河道在可能流动的沙土上时应该带一根木杆或长棍(手杖是没有用的)用于探测。当要涉水走过溪流时这一防范措施特别重要,因为在充满岩石碎块和淤泥的通道上,人们几乎会本能地选择出现在前方看起来平坦的沙地行走。反复地用脚踏地面有助于发现危险地区的边沿,当然这一方法也有可能导致你放弃一条实际上很安全的路线。在任何湿透了的沙地,特别是含细小的圆沙粒的沙地上,当你用足够的力度踩下去时,沙地会有些动,但走过去是毫无问题的。区别这种沙地和流沙地是不容易的。最令人满意的探测方法,特别是当要勘测出一条多少带有些是永久性的通道时,是用木锤把长的木桩打入沙地。感到明显的振动的话,是流沙地。
在无法确定是否流沙时,有些线索是有用的。如果沙中有泥土,踩上去将会是安全的。含有粘土的沙地可能使汽车陷进入, 但是步行者通过它却安然无恙。急湍的流水也表明溪流的底部是坚实的。不过,在这儿旅行者可能遇到一种“准流沙”。当一粗沙层压在一层完全饱和的淤泥上时,沙粒之间的空隙中有时充满了淤泥,形成了一层外壳。在上面行走的人会使外壳碎裂并且使下面的淤泥层破坏。尽管这给人惊恐的感觉,下陷的深度很少会超过一英尺,通常只有几英寸。
遇到真正的流沙时,处于困境的步行者的双膝会陷进去,如果站着不动或慌乱地挣扎,那就会陷得更深。他必须有目的地迅速行动。应该立即后背朝下躺着并且伸开双臂。如果有同伴在旁边帮忙,他的处境通常就不会很严重。与通常的观点相反,流沙并不把物体向下吸,即便在情况最糟糕时,它能比水托起重得多的东西。
援救者可以在沙上建起一个能把受害者解救出来的平台。搭建这一平台, 身边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利用:木板块、围栏条板、木柴、树枝、大块帆布或是一个梯子。在干旱地区,灌木植物因为有坚实的分支,可以起很好的支撑作用。陷入流沙的人必须缓慢、小心地走出险地,因为泥沙会把人紧紧地吸住,人往往会严重受伤。
孤独一人陷入流沙,会处于更难对付的窘境。但是如果知道如何去做,他也不至于会完全绝望。企图挣扎出一条生路的做法不仅无效,而且会使情况更糟。站着不动而只是大声叫喊是危险的,除非救援者很快能赶到。如果陷入者有足够的远见,随身携带一根木棍,那么他首先要做的是把木棍倒放在身后,背朝下躺着,同时两臂申开,与身体成直角。这样的姿势,人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如果丢弃可能携带的任何重物,他肯定会浮起在流沙上。他现在可以呼喊救援了。如果没有援助,受难者可以开始自救。进行的第一步是把木棍移动到肩膀下方,并使它与人体成直角,然后继续移动它,直到它支持起臀部。这样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一旦完成,处于这样的位置,他就可以把腿从泥潭中逐一拔出。他应该慢慢地动作,多休息。一旦两条腿拔出来后,他应该环视周围,寻找到达坚实地面的最短路线。他然后要滚动身体向目的地移动。翻滚是最容易的,也确实是唯一的离开下陷险地的方法。短距离的翻滚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当他歇口气的时候,必须背朝下双臂伸开,否则又要开始下陷。木棍要一起带着,用于支撑。
当流沙在水下时,只要水的深度足够游泳,人们就可以游到安全的地方。把腿从流沙中拔出来并不很困难,因为水有助于腿在泥沙中松动。但是当水深不足一英尺时,受害者的处境实际上与在没有水的流沙上的处境是一样的。
陷进流沙的动物常常无法自拔。狗通常能够成功地解脱,但是主人必须鼓励它使劲挣扎,不要等待人去救它。马通常能挣扎到安全处,发狂似地双腿蹦跳。马的主人必须知道把它引向何处。然而它很快就会耗尽力气,之后迅速陷入流沙中。一当地面下陷,负重的骡马会肚皮贴地四条腿埋在下面。动物持这样的姿势不会再陷下去了。骡子的腿小而无力,背负的压力使它无法挣扎。一旦解脱了负重,人们就可以把它驱赶出沼泽。有这样一个好主意:让一匹马,最好是母马,站在靠得最近的硬地上,作为一导向和进一步的引诱。
牛遇到了流沙总是十分惊慌。援救它们的唯一办法是把绳子拴在牛角或牛脖子上,用一队牛马或拖拉机从容不迫地把它们拉出陷地。骡马对人们的救援似乎是感谢的,而牛却不同。救援人员一出现,牛就要攻击他们。聪明的做法是携带能割断拉绳的刀子。当发现它们整个身体已陷进,只露头在外,身体的压力把双眼挤压得向外突出时,最好用子弹结束它们的苦难。它们无法救起,等待着它们的死亡是痛苦的。
第十二课 超级材料时代
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所有的时代都以材料来命名。那么如何称呼未来的几十年呢?名称的选择颇为棘手。考虑一下:由透明的塑料薄膜制成的高保真扬声器;按一下开关就改变颜色的挡风玻璃;不需要散热器、每加仑汽油行驶一百英里的无摩擦卡车发动机;永不生锈、在公路上行驶不留车印的汽车;与骨骼结合的人工髋关节。
迎接超级材料时代吧。材料科学——过去是最无吸引力的技术,正在涌现出崭新而实用的发展,居首位的是可供使电子学彻底变革的超导陶瓷。但是超导体只是画面的一部分:从房屋和汽车到锅炉和假牙,世界有朝一日将由各种不同的超级材料构成。就象遗传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塑造了今日的世界,奇异的塑料和玻璃和陶瓷必将塑造出未来的世界。日本人正在把新的运用推向前进。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将超级材料引进日常生活的竞争中,美国能否抗衡?
新材料的关键在于研究者提高在分之水平操纵物质的能力。例如,陶瓷因其脆性长期受到了限制,而科学家通过尽量减少造成脆性的微观缺陷,正在制造出仍然保留硬度和热阻这类特性但坚固得多的陶瓷。福特汽车公司现在使用陶瓷刀具切削钢材。几家日本汽车厂制造陶瓷发动机零件。一家叫京赛拉的公司已经制造出一系列的陶瓷剪刀和小刀。它们使用多年后仍然锋利,并且永不生锈和腐蚀。由于陶瓷比钢更耐高温,美国和日本的公司已经制造出了运转比需要冷却系统、效率高而重量轻的陶瓷柴油发动机。
塑料也发生了类似的变革。现在用高强度的聚合物制造桥梁、室内溜冰场、试验用汽车发动机零件和直升飞机的水平旋翼。塑料防冲挡和燃料箱不久将在新式汽车上普遍采用。有一种在振动或挤压时产生电流的新颖塑料,用在电吉它、机器人手上的触觉传感器以及能自动记录每一次冲拳和劈击的空手道服装里。
即使有永久污染风景区危险的塑料废弃物也可以用分子改组的办法予以处理。几家制造工厂现在制成了可生物分解的塑料。例如某些半打装集合包装塑料膜在阳光下会逐渐分解。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使塑料象金属和玻璃一样可以回收利用。通用电气公司塑料部的市场副仲裁尤.澳什说:“我们能用旧包装材料制造复杂的房屋构件。”事实上,通用电气公司打算明年制造一幢计算机控制的全塑料房子。澳什说:“房子非常灵巧,但看起来不会象个不明飞行物。”
网球拍。塑料能比钢更轻、更坚固。用石墨纤维或其他化合物纤维加强塑料的复合材料才使“旅行者号“环球飞行成为可能。最新式的喷气式飞机约有百分之二十五为复合材料,高度机密的”秘密行动“轰炸机据认为具有全复合材料的外壳,以避开雷达。目前,这些材料的每磅售价超过钢材,所以它们限制了用户的应用。但是石墨网球拍向大众介绍了复合材料,并且现在 高性能的自行车也用复合材料来制造。复合材料甚至已在战斗中得到验证:在入侵格林纳达时,头盔使两颗子弹偏转方向,从而救了一位步兵的命。
某些先进材料是另有一番新面貌的标准老材料。横穿全国传送电话的最新光纤电缆是由非常透明的玻璃制成的。一百英里厚的这种玻璃比普通的窗玻璃还要清晰。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产业部即将试产一种通电后颜色会变黑的玻璃。在将来的飞机上,飞行员只要按一下开关就可减少透过座舱挡风玻璃的眩目强光。甚至老式的混凝土也有改进的可能。现在先进的水泥非常坚固而且柔韧,它们实际上能做成有弹性的弹簧。这种超级水泥意味着道路和桥梁能使用几十年而不需要维修。
零星的应用。但是,新材料只有制成产品后才会产生效果,这个过渡困难重重。麻省理工学院的材料系统学教授乔尔.克拉克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在这个国家里设计和制造是脱节的。”他指出,汽车制造商以零件为单位用新材料代替旧材料——这里换上复合材料挡泥板,那里换上塑料油箱,“他们没有重新设计整辆汽车来充分发挥新材料的优势。”
不愿采用新材料的某些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广泛地采用复合材料,汽车制造商将需要重建整条装配线。新材料也会引起工人不和,因为一个压模的复合材料部件能代替几十个单独的零件,这样就减少了人工装配的需要。还会产生责任问题:制造商已习惯使用钢材,对关键零件使用塑料可能小心翼翼。而且改用新材料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投资。斯坦福材料研究中心的西奥多.格贝尔说:“新材料要花十至十五年的时间才能投入应用。美国上下不得不考虑必须支持长期的研究。”
今年夏天,当技术评价办公室提出关于先进材料的商业前途的报告时,国会将听到类似的警告。技术评价办公室的皮得说:“巨大的威胁是虽然我们在实验室里领先,其他国家将在工业应用方面领先。日本人对如何转向商业化抓得更紧。”在技术评价办公室可能建议的选择方案中有:组成工业界与大学一起工作的联合研究组。这种努力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下一个全球竞争的场所几乎肯定是在超级材料领域。
第十三课 重见光明三天
我们大家都读过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主人公死期已定,生日无多。有的长达一年,有的短至24小时。但是我们总是有兴趣搞清楚:这个寿数将尽的人究竟愿意怎样渡过他的最后的时日。当然,我所指的是能进行选择的自由的人,而不是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的囚犯。
这些故事启迪我们思考,诱发我们想象:我们处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作为注定要死的人,我们在最后的时刻会忙不迭地干什么,体验些什么,联想些什么?在回首往事时,我们又能领略到何种快慰,何种悔恨呢?
有时我想,如果我们渡过每一天时都假定明天即将去世,这将是个极好的准则。这样的处事态度会明显突出生命的价值。我们就会高雅地、朝气蓬勃地、感受强烈地来渡过这每一天,而当我们眼前时光悠悠,不绝流逝,岁月昼夜,绵绵无期,我们反因此做不到上述种种。当然在前面提到的假定情况下,有些人会奉行享乐主义的”吃喝玩乐“的信条。然而大多数人则会因逼近眼睫的死亡必定要来而感到鞭策。
在故事中,那个命定要死的主人公通常是在最后时刻交上好运气被搭救了。但他的价值观几乎总是发生了变化。他变得更加欣赏生命的意义以及其永恒的神圣价值。人们已常常注意到,那些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过或生活着的人对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添上甜美的色彩。
然而,我们中间大多数,则把生命视作为理所当然的。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死去,但通常我们又把那一天想象为遥远的未来。当我们身强力壮欢快活泼时,死亡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我们几乎想不到它。来日方长,无边无涯。因此我们忙于种种琐事。几乎意识不到我们对待生活的漠然的态度。
我们在应用我们的感觉功能时,恐怕也同样持有这种冷漠态度。只有聋者才知道听觉的重要,只有盲人才理解到视觉所包涵的千姿百态的赏心乐事。这一观点特别适用于那些在成年后才丧失视觉和听觉的人。而那些视觉和听觉从未受到损害的人则很少充分利用这些有幸获得的官能。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模糊地、漫不经心地、不加欣赏地容纳入所有的景象和声音。还是那句老话:失后方知难得,病时倍思健康。
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刚成年时的某个时候能失明或失聪几天,这或许将是件大好事。黑暗将使他更深刻地感受景象,而寂静将教会他领略声音的欢乐。
我不时考问我的有视力的朋友,以了解他们所见的情况。最近有一个极好的朋友来看我,她是在林中溜达了好一会才回来的,我问她观察到了些什么。“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她回答说。要不是我对类似的反应已习以为常的话,我是会感到难以置信的。我之所以不觉为奇,是因为我早已得出结论:有视力者所见甚少。
我问自己,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而竟没有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这个看不见东西的人,仅凭触摸就发现千百种使我感到兴趣的东西,这这么可能呢?我这个看不见东西的人,仅凭触摸就发现千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感觉到叶片的精致的对称。我用手爱抚着光滑的白桦树皮,或是粗糙的松树皮。春天里,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枝,冀求找着颗幼芽——大自然经过冬日沉睡重又苏醒的最早的征兆。我摸着花朵的可爱的天鹅绒般的质地,并发现它的花瓣一圈圈叠合得那么巧妙,于是我领略到了某种大自然的神奇。偶尔,如果我十分幸运的话,我把手轻轻搭在一棵小树上,能感到一只小鸟儿尽情歌唱的欢愉的颤动。我非常高兴让清凉的溪水流过我的张开的手指。对我来说,那厚密的松针层或茂密松软的绿茵地比豪华的波斯地毯更惬意:对我来说,四季的奇瑰变幻犹如一出动人心弦的无完无了的话剧,它的情节似水般徐徐从我指尖流过。
我的心时时在呼号,渴望能见到所有这一切。如果我单靠触摸就能获得乐趣,那么通过视觉又将能领略到多少美景呀。可是那些双目完好的人显然所见甚少。大千世界中的五光十色的千姿百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已获得的不以为意,而对未获得的却引颈期盼,这一点或许是人类的特性,可是,非常遗憾,在光明的世界里,天赋的视力只被当作成一种单纯的方便,而不是使生活臻于完美的手段。
如果我是大学校长,我就要开设一门必修课:“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尽力向学生说明,如何做到真正看见那些从他们面前不知不觉溜掉的东西,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快乐。他将尽力唤醒他们那些昏睡懒散的感官。
假定你在开动脑筋研究这一问题:如果你只有三天的视力了,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呢。如果你知道一当第三夜晚的黑暗降临,太阳就永远不再为你升起,你将如何渡过其间宝贵的三天呢?你最愿意让你的目光落在何处?
我当然最愿意看着那些在我整个失明岁月里对我已变得亲切的东西。你也会想让你的目光长久地落在那些对你已变得亲切的东西上,这样你就可以把对它们的记忆带进已隐约逼近你的漫漫长夜中去。我要看看那些待我仁慈、温和、友好、从而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要好好地端详我的老师安·沙利文·梅丝夫人的脸,她在我年幼的时候就来替我打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想看她脸形,以便能把她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想细细揣摩这脸容,并从中找出她的柔肠与耐心的活生生的证据——她正是怀着这种心肠完成了教育我的艰巨任务。我想在她的眼中看到那种使她坚定地面对各种困难的性格的力量,以及那种她如此经常在我面前流露出来的对全人类的同情心。
我不知道,透过“心灵之窗”,即眼睛,来探视一个朋友的心是怎么回事。我只能通过我的指尖来“看”一张脸的轮廓。我能探察到欢笑、忧伤和许多其他明显的感情。我根据触摸脸庞的感觉来辨认朋友,但是我不能靠触摸来真正描绘出他们的全貌。当然,我通过其他手段,通过他们向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向我表现出的任何行动来了解他们的个性。但是,我无法对他们有更深的理解,因为我确信,要达到这种更深的理解,必须要目视他们,观察他们对各种所表达的思想及情况所作的反应,留意他们眼睛里和脸上那种瞬间和稍纵即逝的反应。
我熟悉和我亲近的朋友,因为长年累月他们向我显露了自己的各个方面,然而对于偶尔结识的朋友我只有一种不完全的印象,这是仅凭握手以及言语所获得的印象。那些言语我又是靠用指尖触摸他们的嘴唇,或是靠他们叩击我的手掌而获悉的。
比较起来,你们这些能看见的人,通过观察表情的微妙变化、肌肉的颤动和手的措置来迅速地把握到别人的本质特点,就容易得多了,满意得多了。但是,你们可曾想到要用自己的视力去看穿一个朋友或熟人的内在性格?你们这些有视力的人中的大多数不就是随便抓住一张脸的外部特征而就此为止了吗?
举例来说,你能准确地描绘出五个好朋友的脸形码?你们中有些人可以,但许多人不行。作为试验,我曾向一些结婚多年的丈夫询问过他们妻子眼睛的颜色,但他们常常表现出尴尬困惑的颜色,承认不知道。这里顺便提及,做妻子的老是埋怨她们的丈夫不注意新的服装、新的帽子以及房间布置中的变化。
有视力者的眼睛很快就对他们周围日常事物感到习惯,因此他实际上只见到一些惊人的、壮观的景象。但是,哪怕是在看最壮观的场面时,他们眼睛也是懒洋洋的。法院的记录每天都表明“目击者”所见是多么的不准确。一个特定事件可能被几个目击者从几个不同方面“看到”。有一些人比别人看得多些,但几乎没有人看到他们视野之内的一切。
哦,如果我能有即使仅是三天的视力,我该见到多少东西啊!
第十四课 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美国城市存在的所有问题归咎于一个根源:我们美国人不很喜欢我们的城市。
这乍看起来荒诞不经。毕竟我们中四分之三的人目前住在城市,并且每年有更多的人涌进城市。据说,我们的城市问题正在受到美国政府更多的关心。专家学者们发现了城市研究中的一个全新领域。
然而,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是千真万确的:在美国人的心理上,城市已经是一个基本上值得怀疑的社会,它充斥了欧洲的腐败现象,完全缺乏边远地区的那种空旷、清纯感和乡村的景色。
我不敢自命为美国人生活的中研究城市历史的学者。但是我担任公职十三年,先是美国司法部的一名官员,然后任过国会议员,现在是美国最大城市的市长。我的经历清楚地告诉我,美国人的思想主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反抗城市的观念。到美国定居很多是因欧洲工业中心的恶劣条件造成的;在美国,人们可以获得土地,可以不受城市的腐败影响而日臻完善,这使多数理论认为在美国是有自由的。
这和现代城市的尴尬处境有何关系呢?我认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事实上,美国,特别是历史性地确立了我国优越地位的联邦政府,从来没认为美国的城市值得改造,最起码还没有到需要花费基本资源来改造的地步。
人们对城市的厌恶出现在来到美国之前。当工业化驱使欧洲的工人进入欧洲大陆的主要城市时,就出现一些书和小册子,抨击城市是犯罪、腐败、污秽、疾病、罪恶、放荡、颠覆和高物价的根源。诸如《摩尔·弗兰多斯》之类的一些最早的英国小说的主题都是有关一个单纯的乡下青年来到大城市,遭受到各种恐怖的威胁,最后又回归到乡村生活中去。
欧洲人的正确看法似乎证实了这一位法国人的观点,他写道:“在乡村,人的思想自由,心情舒畅;但是在城市里,朋友和熟人、自己和他人的事务、荒谬的争吵、礼仪、拜访、胡扯闲聊,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纨绔习气和消闲娱乐占去了我们的绝大部分时间,使我们无暇更好地进行必要的工作。大都市不过是禁锢心灵的一座较大的监狱,象关鸟的笼子或象捕兽的猎狗。”
当然,这非是对城市生活的唯一看法。其他一些人则认为城市是“文明的壁炉,它的光和热向寒冷、黑暗的世界辐射。“威廉·贝恩将费城设计成”神圣的城市“,通过精心的安排使每座房子都具有乡村木屋的外表以避免再现欧洲城市的拥挤不堪。
然而,毫无疑问,对城市生活方式明确表示反感的第一个大思想家是托马斯·杰佛逊。在他看来,伦敦和巴黎这些欧洲城市(他任美国外交代表时曾多次访问过)所象征的一方面是欧洲的政治专制和由于财富大量集中而产生的经济专制,另一方面则是贫穷。在新大陆,由于有机会广泛地拥有土地,真正的自由可以得到发展,每个公民没有经济上的依赖性,他们既有能力也渴望参与规划自己的未来。从真正的意义上说,美国摆脱了曾经盛行于欧洲的权利侵害,这种权利侵害正是大城市的弊端。
杰佛逊的观点曾一直是美国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个十九世纪中,随着美国的开拓进一步向外扩展,新的外来移民异口同声地庆祝他们摆脱了城市枷锁。
关键是这一观点没有表示对城市的厌恶,它暗示着一种强烈的民族感:城市的促进和发展决不是民族优越性的表现,我们的命定扩张论(注:19世纪为美国向外搞扩张辩解的资产阶级史观)立足于西部未开发的土地和向西部不停地挺进,立足于最大程度地将土地分给尽可能多的人。
因此,1787年的《西北法令》(也许是发布的第一个重要的国家政策)明确鼓励向西北部移民,向移民提供土地,向学校无偿提供公用土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纽约市直到1842年才开始实行公共教育制度。当然,它得不到联邦政府的任何帮助。同样,1862年的《住宅地条例》是根据好几代美国理论所支持的设想而制定的。这一设想认为在西部可以找到真正的发展机会,而美国东部沿海城市则完全绝望地充满了罪恶和权利侵害。
南北战争以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持这种信念的人增加了。随着移民进入市区,乡村也感到了第一次移民浪潮。移民大量来自爱尔兰和北欧,他们都很贫穷,这使许多住在美国乡村的人将贫穷与劣等人性等同起来。这一观点至今还未从我们的民族思想中消除。民族思想中一个不变的部分就是对爱尔兰人、斯拉夫人以及来到美国的每一个其他少数民族的非美国和犯罪倾向进行抨击,并不断地极力阻止“不受欢迎”的人再移居到我国。
随着高速工业化的到来,对城市贫困和绝望 (我们认为这是最近的发现)进行调查的所有结果在被披露出来。每一报道都可以证实国家缔造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城市不是值得尊敬的美国人居住的地方。
所有这些仅仅是与过去的观念以及过去的立法史有关吗?我想不是这样的。事实上,至今,城市应该由它自谋生计这同一基本信念仍然是我们民族传统中很有影响的成分。
多想想现代历史吧!二十五年来最重要的住房法令不是一个提供公共住房的法令,而是允许联邦住房协会向那些想买房子的美国人提供资助性的低息抵押的法令。尤其是它使居住在郊区的梦想成真。它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数百万的美国工人都能拥有一块长着树木花草并可供孩子嬉戏的地方。其结果真让人不可思议。人们没有考虑到这种立法对城市的影响,也没考虑到提供一些资助金对城市街区进行整修使之能与郊区相媲美。相反,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八十万具有中等收入的纽约人离开城市来到郊区,取而代之的是基本上无技术的工人。这意味着在许多方面,他们将会花掉更多的钱而不是创造经济财富。
不是在一百年前而是两年前有人建议立法,要联邦政府提供少量资金用于控制鼠患。可是众议院对此一笑了之,并讥笑说这是对乡下老鼠的歧视,对城里老鼠的纵容。
我认为,所发生的一切并非是“城市为万恶之源,因而不要帮助它”这一观念的直接结果,而是一种思想上的更间接的、更微妙的结果。这种思想使我们能花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来保护家庭农场而毫不考虑在城市里实施有效的就业计划,使我们能够设立政府机构来关心农业、退伍军人、小企业、劳务、商业和美国印地安人的利益而直到1965年才设立了城市发展部;这种思想使我们如此紧缩经费,以至有实际意义的资助仍旧不能获得。
换句话说,黑暗凄凉的美国城市不配受到支持和帮助,这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今天,在我们的城市里我们正为这种观点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十五课 逻辑学基本原理与科学思维
“逻辑”这一术语源自希腊词logos。Logos一词的多种含义可能会使人联想到描述逻辑学的实质和范畴时将会遇到的困难。在将logos译为其它语言时的一部分译法中,就有“命题”、“前提”、“理性”、“推理(方法或过程)”、“思想”、“推理原则”和“定义”等说法。逻辑学的主要内容,亦与其含义的繁多一样,可被认为是研究“思维的规律”、“正确论证的法则”、“进行有效辩论的原理”等等。
逻辑学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技艺。逻辑技艺涉及如何判断推理正确与否,如何批判错误的推理以及如何做到正确推理等。逻辑科学旨在发展鉴别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推理方法和原则。
因为逻辑通常被认为是研究人们的推理方法的,所以一些常见的逻辑原理就按照惯例被称为“思维规律”。在这一点上重要的是防止一种很容易产生的混乱。逻辑学并不提供有关人类思维过程的精确的真实描述,也不试图为那些经常思维混乱、荒谬、不一致(这些正好与逻辑法相反)的人们提供这样的描述。如果我们要寻求描述这些人类思维过程的规律的话,我们尽可去求助于心理学,而不是逻辑学。逻辑学家所感兴趣的只是这一推理从逻辑上看是否正确。结论原先被暗示给研究者的方式与研究者本人所提供的,用以证实该结论的论据之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其方式与该结论的正确与否则毫不相干。
一个常见的事实是,各种论据在说服力和令人信服的程度上是有差别的。逻辑学认为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论证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如果而且只有当演绎论证结论的推断(哪怕是含蓄的推断)丝毫没有超出其前提的推断,该演绎论证才能成立。所以,论证能否成立最重要的是:只是前提正确,而结论不正确,这从逻辑上讲是不可能的。如果其结论超出了前提,即使其前提正确,结论也可能是错的,从而使其论证不能成立。另一方面 ,归纳论证则只要求其前提为结论的正确性提供一定证据并常被认为赋予该结论某种程度的或然性,尽管其证据可能不足以令人信服。
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都分别隶属于两种主要论证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范畴。使用演绎法论证时,人们都是从一个一般的前提(例如凡人终归都要死)出发,然后将它用于一个特定例子,从而得出结论(如史密斯是人,就必然会要死)。归纳法则沿着相反的方向,即从具体做到一般来进行,通过观察和实验汇集得到信息。例如取得了一些关于水沸腾时的温度的读数,然后即归纳出100℃始终是水沸腾时的温度。
正确进行的演绎推理总能得出有效的结论来。然而这种方法并不会给科学上带来真正的发展。现代逻辑学家们认为这种方法只不过是一种同义反复。所得出的结论是原前提中已经包含着的,因此人们实际上只不过是在叙述已经知道的内容中的一个特定细节而已。
归纳论证则往往的确能构成知识的某种真正的进展,但遗憾的是它并不是一个可靠的过程。因为用这种方式所得出的带普遍性的概括往往是不正确的。以使水沸腾这一例子而言,所得到的结论并不能证明是言之有理的。因为它只是在一定的大气压力下才是如此。
这就是逻辑学给我们造成的困境:归纳法富有成效但不可靠,演绎法又用处不大,但即便说逻辑学不能提供一种方法用以促进知识的发展,它也将有助于避免陷入泥潭,有助于检验结论的正确性。确实,不仅归纳论证,而且演绎论证在凭实验和观察,而不是靠理论、逻辑进行的研究中,即使在一项研究的不同阶段,也都经常使用。它们是互为补充而非相互对立的。尤其是诸如物理学和生物学这些理论科学在探讨各种假说的含义和推测未来事件时都使用演绎法。在判断为所设想的某一理论提供的论据是否充分以及对可供选择的理论进行取舍时,则宜使用归纳法。
对科学家们来说,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语义学,它研究词的意义,强调理解科学家们使用的术语的重要性。把定义下得不确切的词看作是推理时出差错的根源而加以消除,这不是始终都可能做到的。但是我们至少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词语可被看成是一种概括或符号。定义一般很难下,且经常下得不够贴切。尤其是在生物科学中更是如此。术语一旦被接受就会以一种令人信以为真的方式,使人感到它的含义已被弄清楚了,其实这些术语可能只是一种对事情全然不知的语言上的托辞而已。
现在人们才认识到,有许多在科学上早已使用的词语,它们所涉及到概念从基本科学思维上讲是不能接受的。在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我们都习惯于把为日常事物创造的词语用作符号,根据我们熟悉的事物模式进行思考来描述自然过程。
有些科学分支,特别是物理学已经发展到用这种理解方式已不再能站得住脚的阶段了,象“长度”、“物质”、“粒子”这些词语符号在非唯物主义的新物理学中已经不能被作为理论概念所接受。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时,数学符号已经取代了词语符号。
科学思维已发展到了这样的高度,以致因果律已经没有地位了。它正作为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而被舍弃。科学只从事于描述观察结果和以方程表述的各种观察结果之间的关系。在生物理论观察结果和以方程表述的各种观察结果之间的关系。在物理理论的某些方面唯物主义的一些概念也已被抛弃。基本单位是一个非物质的实体,即组织。要紧的是模式,而不是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可能在变化,但不影响其组织,组织是机体的真正实质。
在科学论证中人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推理到将来的事件。这就给逻辑学家和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尽管后者并非总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概括(或称归纳)所依据的事实论据必定是过去已经发生了的,然而我们研究的却是将来。这一理论上的困难通过下述设想可部分得到解决,即设想自然界是一致的,事物的性质和运动状态是不受其所在的时间空间影响的。 这样的信念我们都容易接受,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然而我们不能肯定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当我们加以概括时,我们通常都是不知不觉地由过去时过渡到现在时。我们数次观察到水在100℃沸腾,然后就作出推论:水在100℃时沸腾。由这个概括我们会不知不觉地推演出将来任何时候我们加热水,水都会再次于100℃时沸腾。
在物理学和化学中,这个问题不象在生物学中出现得那么频繁,因为在这些科学中物质和环境条件通常能够加以确定和控制。在生物学中人们研究的是更加复杂的系统——机体。机体只是部分地被人们认识了,且其行为并非总能预测出来。未来的环境和机体将不会与过去的环境和机体在所有方面都完全等同。这是生物学家在实践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他们充其量只能够预测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第十六课 九年辛苦为A B
约翰逊博士是最伟大的编词典的人物,詹姆斯·A.H·默瑞是编了最伟大的词典的人物:从1 8 7 9 年至1 9 1 5 年他去世时,他全副身心地编创着《牛津英语词典》。
约翰逊博士把词典编纂者称为“无害的苦力“。他有权这么说,而我们却不能。因为约翰逊知道不仅所投入的精力远非苦力一词所能表达而且这份苦力之巨实在难以想象,所幸的是即便是词典编纂者也难以事先确切预料。
因此词典编纂家——甚至象詹姆斯·默瑞 这样深思熟虑、经验丰富的人——也会紧抓这样的陋见,以为字母A是很具代表性的,那么如果他已经编好了A词条,他就应该能推算前面还有多少工作要做。然而很快他就得承认不仅A字母并不具有代表性(从表面看来A部有很多古语衍生词,且这些词没有多层含义),而且连代表性的字母这一想法本身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再者,词典编纂者着重计算着追索罕见或科技术语所花的时间精力,而到头来却发现最棘手的词竟是看起来最为容易的词。《牛津英语词典》中最长的词条是简单而难以把握的小词 s e t, 默瑞因为“black”这一可恶的单词及其衍生词陷入绝望的“黑洞”。
编词典的人总要与时间赛跑。他也得如此,因为除非他能赶快行动,否则他就会落得愈来愈后,而词典收录语言现象总是要比这些语言现象的发生要迟一些。再说,要象让所牵涉的所有人振作精神,象《牛津英语词典》这样庞大的巨作必须分册出版。可是当最终的字母Z完成时,订购该词典的人已无多少健在的可能了,人们也就不会购买了。订购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出版人的问题。他们也希望他们所投入的金钱有所收益或起码有所回笼。所以在这场与时间,与这脚步永不松懈的时间的赛跑中,就不免要有计划,会急躁,有艾怨亦有烦恼。
“三重梦魇 :空间,时间与金钱 ”—— 这是K·M·伊莉沙白·默瑞为她祖父詹姆斯·默瑞所作传记的中心章节的标题。这本传记感人肺腑,诚挚谦恭,充满了栩栩如生的趣闻轶事。默瑞相信上帝赋予了他这一伟大机遇。他集虔诚的信念,爱国之心,意志之力,学术禀赋的超绝广博和统筹协调能力于一身,承担起这一重任。
上苍没有让他对这项宏业全盘明了,没让他明白有生之年无法完成这部巨著,不知他是否会因此感念上苍的怜悯?“那本大词典”的独特重要性他倒是从没低估过,但他确实一再低估了它最终篇幅的宏巨:一万六千多页,每页都是紧凑精简的一大张,而默瑞自己就编写了几近一半。如果一百年前(他四十岁答应编辑这部词典之时),天机一时泄漏,默瑞得知他工作九载只不过能出版A、B两个字母,且七十八岁他会死而不能亲见其辛劳的成果,他是否仍会着手这一毕生的事业?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詹姆斯·默瑞1 8 3 7年生于苏格兰,是一乡村裁缝之子。他上过教区学校,但十四岁便缀学回家,不懈地自学。他热爱知识,热衷于传授知识。他当过小学校长,学了一门又一门语言。除了地方政治外,他还晓知地质学,考古学和语音学。由于他结发妻子的疾病,他不得不远离苏格兰到伦敦谋得一个银行办事员之职。他不曾受益于任何形式的大学教育,纯粹出于学者的毅力,他成为当时其他著名语言学家不可或缺的人物。他重续教学,在其余生一天当作七十二小时地忙碌,因为编纂这部日后成为《牛津英语词典》的巨作的邀请是他所不能拒绝的。起初他还学校工作与编辑事务并行,后来他索性搬到牛津全副身心地构筑这一最好的纪念碑式的巨作——最好是在于它不是他自己的纪念碑,是在于它不是某种已在之物的纪念碑,而是活生生的事物——英语语言——的纪念碑。
该词典异乎寻常之处在于其词源的准确性,在于其根据每个单词生存发展而划分的释义与定义的功力与精巧。而就其所引例句的范围、精确性与组织安排而言,该词典则不仅是异乎寻常——简直是独辟蹊径。一大批训练得法的志愿者广集引语,经审编人员筛选,而默瑞则再在他的“抄经棚”内进行加工敲定,竭尽人力所能,使词典臻于完美。他勤奋如海狸,深究如獾猪。他不得不徒劳追风:他曾询问罗波特·刘易斯·斯蒂文森他某本书中的 brean作何解释,结果发现只不过是ocean的印刷错误。他被詹姆斯·罗塞尔·洛维尔一篇杂文中alliterates 作为复数名词所困扰,结果发现又是印刷错误,这一次倒是一个相近的词 illiterates.
他为他所做之事而自豪,但并不为自己自傲。他并不想别人为他作传:“我本无名之辈——如果你们对词典有何高见,尽管道来——只是视我为太阳系中的虚幻传说,或一个回声,或一个不可理喻之人,要么完全忽视我的存在。”然而他是不可忽视的。正如我们现今已认识到了,作为“维多利亚名人录”中一员,他是不容讥讽的。这本传记记述着他平淡生活中的尊严,要是读来令人惊心动魄倒是咄咄怪事了。因为不断有压力,要他草率从事,他便考虑要辞职。当时他这样说:“这份工作比我,比任何工人,都要伟大。”只有伟人才能说出这番话,或能以如此单纯的诚挚和自我克制态度继续说道:“我决不会弃之而去,而如有可能使之进展得更好更快,我亦决不会加以阻遏。”
尽管这样的生活含辛茹苦,但并不困厄难耐。一个人明白自己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并从中获得如此心安理得的满足,且能籍此如此透彻地了解自己。这样的生活决不会困厄难耐。默瑞与他的朋友同仁一样,于现时现在之中感觉到一种深层的贯通一致性。这贯通一致不仅取决于与过去的贯通(现在是从过去那儿继承了整个的思维、感知及应允的语音方式),而且取决于与将来——那将要继承现在的将来——的贯通。他们是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的孩子而工作,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说这样的话。而现在正是默瑞的孩子的孩子写出了此人的生平。默瑞在征召志愿读者时说道:“假若你们不愿出力帮我工作,或不感兴趣,我亦毋需你等相助。别为我伤心哭泣,为你们自己,为你们的孩子伤心哭泣吧!”〕
第十七课 机器,带来自由还是剥夺自由
对有些人来说,现代技术显而易见是邪恶的——发明的小玩意越多,人生越是难以消受。他们断言,我们生产的东西越多,我们旅行的越快,我们发明的机器越是复杂,我们就越是临近无底深渊的边缘。他们发问道:“难道科技战争不就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吧?原子弹的毁灭力越来越大,难道还不能最有力地证明现代应用科学无疑正是其祸根,彻头彻尾的温床吗?”甚至一些大人物也说过:“让我们别再认知世界吧!愿科学家能宣告暂停一下他们从未止歇的对大自然的秘密的探究”。他们对那种较为简朴的生活魂牵梦绕,那时人类还没创造出如此之多,还没知道得如此之多,他们想逃避,可是逃往何处,何从逃起呢?他们无言以对。他们厉声恶语地把科学与机器称为邪恶之物,但是他们的声音只是绝望与失败的呼号。
我们同辈中另外有些人对机器持几乎相对的观点。你会发现这种人遍及世界各地。他们的言辞感情洋溢,不容置疑。他们说道:“技术当然是好的,因为技术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难道一切事物的答案不正在于生产吗”?他们通常对上帝产生怀疑,但对机器却公然崇拜。 他们似乎在说,技术之所以好是因为其自身便是目的了。如果人类的精神受控,如果人们做人的渴求增加了生产的成本或者这一渴求必须靠强制手段才能抑制,那么,好吧,人类必须为了适应生产线而重新设计,而不是把生产线改进以适应人类。当今世界的超级技师已胸有成竹,将要按机器的形象重新创造人类。
机器与技术就其本身来讲既非善又非恶。只有当人类用之于善的目的时,它们才是善的;只有当人类用之于恶目的时,它们才是恶的。
机器当然能被用来贬低和奴役人类,它可被用来耗竭土地并随之耗竭栖居于这片土地上的人类的尊严;它会毒化空气,污染河川,毁尽森林,并因此使男女老幼注定要心智赤贫,精神堕落。但是机器也能,并已经,更加宽敞地打开人类机遇的大门;能够滋养人类的精神。技术可以用来消除污秽淤塞与疾病,强化土壤,保护森林,使人类的环境更适于人类生存。
机器可以用来解放人类使之实现从未有过的自由。
我们有这样的选择——在我看来,这才是令人振奋、充满希望的事实。如果我们足够明智,如果我们遵循民主的戒律,我们便能够控制并引导技术与机器使之服务于善的目的。
大型回旋加速器和核研究反应堆,再多也不嫌够;物理、社会研究中精良的实验室和庞大的工程,再多也不算足;技术的使用,工厂的建立,新玩意的发明,不论在本国还是在亚、非、南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再多也不为过。那些鼓吹相反的信条的人在玩着危险的游戏,或者是对现实全然无视。
如果科研与技术的应用不是有意识地维系着人类幸福这一中心目的时,如果规定与引导技术的人不是那些相信民众,相信民主与人伦的目的与手段的人时,那么很可能我们的科研花费越多,我们错过目标就越远。这就好象南辕北辙,你驾车越快,你就越远离你的目标。
从人类精神这层意义上讲,技术活动的指导只有掌握在那些对人类个体具有信念的人手中时,才有安全可言。只有在以能够促进这一信念的方式,以能够使人们都对结果负有责任感的方式进行下去时,这一指导才有安全可言。
现代技术并非总是如此有安全可言的。曾几何时,这些事务被那些对人民缺乏信念的人控制着,人民于他们只是一个市场,一个可以销售新鲜玩意儿的市场,一个籍此可以创造新鲜玩意儿的劳务市场,一个可以蒙骗、组织、选举、胁迫的政治市场。如此引导下的技术发展不会促进人类自由,即使能够促进也只是出于偶然,出于纯粹的巧合。
我们知道应用研究能够作出的事令人胆颤,它增强海陆空军——是我方的还是潜在的敌方的——杀伤力。但是,我们仍须问一问:“技术能够为滋养强化人类精神做些什么?技术能为维护强化人类自由做些什么”?
现代人可以整个地改变其生存环境,这已是妇孺皆知了。田纳西河谷的开发广为人知,也许可与世界其它地方的任何例证相提并论。
仅仅十年,一个比英格兰还大的地区的表面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该地区覆盖了南方七个州的部分地区。宏恢的田纳西河被改造了,十数座巨坝使它按人的意志而行动,农田被改造了——数百万英亩的农田,以及森林和林区,大大小小新兴的工厂,新修河渠上船只往来,还有各式船厂。曾是死寂一片,水沟纵横的荒野如今由牧场与草坪保护着,在艳阳下草绿土肥。农场中的电动水泵,新建的地区地方图书馆,国家公园以及县级健康设施——这一切以及许多其它的变化产生了今日崭新的田纳西河谷。当然,这一发展并没完成——这样宏伟的工程永不会完成——但已是如火如荼。这再次证明了现代技术工具与管理技能能够按我们选取的任何方式控制大自然,并改造我们生活的物质环境。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可以按我们——人——所选择的任何方式。
在众多观察家看来,田纳西河谷所发生的变化的真正意义在于:美国这一实验加强了人们的这一信心,即人不要被技术的车轮所束缚。如果人们的目的坚定而明确,如果人们坚持合适的方法途径使此目的付诸实效,人类便能够使机器服务于人类幸福与人类精神的这一利益。 外国有许多男男女女来向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学习。他们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尤其是来自技术不发达地区,来自自然资源因受到毫不吝惜,毫不明智的开发而将穷竭尽耗的地区。这些来访者不仅看到了荒芜的土地的新生,还看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又产生了新的希望与信念,看到了人们的傲气与人类的尊严因土地肥力的加强而加强。他们不仅看到一条大河过去被荒废的能源转变的电力,而且看到了这电力的使用是如何结束了成千上万户的人家那令人如牛似马的苦役。他们看到商人、农民、工人——各行各业的男男女女——团结一致的把科技成果应用于他们地区的建设。而正是在这因共同目标而团结一致地过程中,他们成为了更为和睦的邻居,成为更善良、更慷慨、更具合作精神的人。
这成百上千名外宾非常清楚地看到新田纳西河谷以一种人类共通的语言,以一种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物语言——泥土、森林、工厂、矿井、河流——向人们所示的一切。当一位中国人、印度人或秘鲁人看到技术运作的成果,看到系列水坝的运用,或因使用磷盐、石灰和因了解了土壤而使山坡牧场重现生机时,根本不需要了英语译员。因为来访者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北卡州河上的芳坦纳大坝,也不是肯塔基的某个农场,而是中国、印度、或秘鲁的某条河,某个谷或某个农场。
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可以严谨慎密、自觉能动地选择机器与人谁先谁后。但是这一选择不要只施行于某次个别的情形,不要被视为大惊小怪而搞得沸沸扬扬。我们要从一个决定走向另一决定,由一项决议走向另一决议,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置身于这场斗争中。
除非我们对人民具有信念,否则我们不可能会为了人类精神的利益而掌握好机器。这是一切一切的基础。所有这些努力赖以支撑的磐石必须是对人类的深切持久的信念,这是对最具价值的生命的信念。只有当机器被自觉地用于加强人民的这一信念时,机器才可能增加人类存在的尊严与完善。正是使用机器的目的,尤其是实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才决定了技术可能会加强还是威胁人类的幸福。
请让我重申:一方面,很清楚,科学,如果控制在那些想寻求人类霸权的人手中,便会奴役我们;也许我们能丰衣足食,但是人类只会因此而更加可悲。另一方面,很明显,人们可以通过技术与机器的使用而加强人类的自由,进一步发展人类的人格。
机器该如何使用决定于人们所做出的选择。但是只有当人们对各种事实有所认识,对眼前的各种可能性有所认识时所做出的选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人们做出决定所依据的方法取决于这一神圣不容亵渎的过程——知识的传播过程。当今我们国家面对的很多问题涉及到原子能,而在以后的岁月中还会有更多这类问题出现。
与我们每一位休戚相关的问题有如下种种:依当今这些新发现所能预见而言,我们应该需要怎样的陆、海、空军?国际间防止原子能被用作奇袭武器的控制方法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在此领域内的医学研究,美国人民应该给予多么广泛的支持?同样地,因新方法的发展而带来的营养、食品生产领域的研究又该给予怎样的支持?这一全新的技术,这一史无前例的,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完全国有的庞大工业在我国这私有制工业中应占据怎样的位置?在大学及研究机构仍有必要由国家财政拨款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与发展时,人民如何能够保证大学及研究机构不受政府与军方的控制?人民如何能够保证把狭隘的政治与“政治分肥”的办法严格地排除在这庞大的科工教一体的企业之外?科技进步的繁荣在于其公开度和自由讨论,而不在于其处于秘密状况,而我们如何才能在不至于干涸科技进步的秘密源泉时保持机密?
这些问题是多层次的。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与决定将会直接影响这一原子企业一亿四千五百万股东,即美国人民,的将来幸福是否。实际上,这一答案将会影响这一星球上的每一个人。 这些决定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化,便要求人民手中掌握着事实。这些事实以及知识的传播正是自治政府的基础,正是力图把技术引向保护人类自由精神的任何努力的基础。 因为其军事性质以及当今不尽人意的国际形势,整个原子能领域还不可能服从于公众的监视,但是由于我们委员会中的人研究过这件事,我们发现就是在这一奇特的全新企业中,很多进展都可以安全地公开报道,公开讨论。此领域中事实的广泛传播及公众的广博的讨论必须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加强。因为除非人民对原子能具有关键的事实认识,否则他们便既不能采取明智的,也不能采取民主的行动。
我们最好再回顾一下我们的基本原则:我们的这一民主是建立在相信全体人民的判断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当人民被坦诚清晰地告知真相时,人民的良知与常识才能得以依赖,才能引导我们安全地度过任何危机这一信念之上的。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民的判断和良知来看,应用科学与机器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人民必须知道真相。
对人民的信念,其必然结果必定是对事实的信念,对知识的力量的信念,对思想的自由交流的信念,以及因之而来的对教育及教育过程的信念。而这些正是我们自由社会的支柱。
第十八课 社会科学
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的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与自己的差异很大,那么你会有何感受?哪些方面会使你感兴趣呢?你是否会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原因是什么呢?若你的确思念家乡,那你怎么办?
你的生活方式与你祖父母在跟你同龄时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吗?
他们的生活是否跟他们的祖父母的生活也大不相同?你认为你的儿孙们将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你愿意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吗?
阿尔文·托福勒在下面这篇文章,即他所著的《未来休克》一书的第一章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托福勒确认了一种新型疾病,他认为该病将很快会影响到无数的人。他称该病为“未来休克”。他将未来休克与人们较为熟悉的文化休克现象做了比较。文化休克即为生活在与自己的文化差异很大的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所患的心理疾病。在阅读“第800段人生”一文时,寻找一下未来休克的症状。它们跟文化休克的症状有何不同?何为引发未来休克的原因?托福勒认为这种新型疾病可被治愈吗?
第800段人生
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这段时间里,无数的心理正常的普通人将会突然面临未来的挑战。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世界上最富有的和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中有许多人将会感到,要想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使他们日益痛苦。对于他们而言,未来将会到来得过早。 这本书述及变化以及我们如何适应变化。它既描述了那些抗拒未来或逃避未来的众多者,又描述了其他一些似乎利用变化兴旺发达者。它描述了我们的适应能力,描述了未来以及随之而来的冲击。
在过去的300年间,西方社会已受到变化风暴的冲击。这场风暴远远没有减弱,现在似乎愈来愈猛烈了。变化的浪潮席卷了高度工业化国家,其速度不断加快,产生的冲击前所未有。变化带来了各种奇异的社会现象——从幻觉教堂和“自由大学”到北极科学城和加州的换妻俱乐部。
变化也孕育了一些怪人奇事:十二岁的儿童就失去了天真;五十岁的成人却似十二岁的儿童。有富人假装贫穷;有计算机编程员靠麻醉剂刺激灵感。有神父娶妻,牧师不信神,并且还出现了犹太禅宗佛教徒。一种奇异的新型社会显然正在我们当中发展起来。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们理解这个社会和塑造其发展趋势呢?
倘若我们能重新观察一下当今出现的高速变化,那么许多现在似乎无法理解的事物将也许会容易理解得多了,因为变化速度的加快影响的不仅仅是产业或国家。它形成一种动力,深深触及我们的个人生活,迫使我们充当新的角色,使我们面临一种极令人心烦意乱的新型心理疾病的威胁。这种新型疾病可被称作“未来休克”。了解其根源及症状有助于解释许多否则无法进行理性分析的事物。
——无准备的访客
与之并行的术语“文化休克”已经在通用词汇中出现。文化休克即为陌生的文化环境对无准备的来访者所产生的影响。和平队志愿者在婆罗州或巴西就患了此病。马克孛罗也许在中国曾患过此病。当旅行者突然发现在自己所到之处“是”可以表示“不是”,“固定价格”可以讨价还价,笑声可以意味愤怒时,文化休克便会出现。当人们所熟悉的那些帮助他们行使社会职责的心理暗示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陌生的或无法理解的新暗示时,文化休克便会出现。
文化休克现象可以解释在人们与其它社会交往时所感到的困惑、受挫和心烦意乱的许多方面。它会引起交际中断,造成误解,使人丧失应付能力。然而,与严重得多的疾病未来休克相比,文化休克还算是比较轻的。未来休克是由于未来过早地到来所造成的可怕的精神混乱。它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最严重的疾病。
未来休克即未列入《医学索引》,也未列入任何心理变态索引。然而,若不采取明智的措施来战胜它,那么无数的人将会感到日益心烦意乱,越来越无法合理地应付他们所处的环境。这些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显而易见的问题将仅仅只是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的一种预先感受,除非我们能认识和治疗这一疾病。
未来休克是一种时间现象,是社会变化急剧加速的产物。它是由新文化强加于旧文化之上而产生的。它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里所患的文化休克。但其影响要严重得多。因为大多数和平队志愿者,且实际上大多数旅行者都宽慰地知道,他们留下的文化待他们回归时将不会消失。而未来休克患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使某人脱离自己的文化,并突然将他置入与自己的社会环境大不相同的环境中,在此环境中他需要对一套不同的心理暗示——对时间、空间、工作、爱情、宗教、性等所有不同的观念——作出反应。然后使他毫无希望回到较熟悉的社会环境中。那么他就会感到倍加心烦意乱。再者,如果这种新文化本身处于不停地动荡之中,且若更糟糕些,其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那么心烦意乱的感觉仍会进一步加剧。倘若在全新的环境中受害者几乎得不到有关何种行为为合理行为的暗示,那么他很可能会危害到自己及他人。
现在想象一下,不仅个人而且是整个社会,整个一代人——包括其最弱的、最蠢的和最缺乏理性的成员——突然被送入这个新的世界。其结果将是大众迷失方向,即广泛性文化休克。 这就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前景。变化正撞击着我们,而大多数人却来作装备,无望应付。
——与过去决裂
这一切是否夸大了?我想未必。人们常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是一场“第二次工业革命”。这种说法可能会使我们对周围发生的变化的速度之快、意义之重大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种说法不仅过于简单化,而且还令人误解。因为当今所发生的一切,十之八九要比工业革命规模更大,意义更深远、更重大。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可敬的见解断言,现在这场运动代表的不外乎是人类历史的第二次大划分,其意义极为重大以致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历史连线的第一次大断裂——从野蛮时代转变到文明时代。
有关这个主题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论点来自肯尼思·博尔丁——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及富有想象力的社会思想家。博尔丁在论证当今发展阶段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他的这一观点时指出,“从涉及人类活动的多组统计数据来看,将人类历史划为两个等分的时代人们仍记忆犹新”。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纪象征着横贯人类历史中期的伟大的历史中线。为此,他断言:“当今世界跟我出生的那个世界大不相同,就象我出生的那个世界跟朱利乌斯·凯撒的世界大不相同一样。粗略地确定一下年代,我出生在人类历史的中期。自我出生以来所发生的事几乎跟我出生以前发生的事一样多。”
这一惊人的论点可以用许多方法来阐明。比如说,人们已经注意到,若将人类生存的过去50,000年按一生约为六十二年的时段进行划分,那么大约就有800个这样的人生时段。在这800个人生时段中,足足650段是在洞穴里度过的。
只是在过去的七十个人生时段里,人类才能以文字使其具备的能力有效地进行跨人生信息传递。只是在过去的六个人生时段里,印刷品才开始面向大众。只是在过去的四个人生时段里,精确计时才成为可能。只是在过去的两个人生时段里,电动机才开始启用。再者,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也都是在当今即第800段人生里开发的。
第800段人生标志着与所有过去人类历史的决裂,因为在这个人生时段里人类与资源的关系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一点在经济发展领域尤为显而易见。仅在一个人生时段内,文明的原始根墓农业就已经在一个又一个的国家失去了主导地位。当今在一些大国里,农业劳动力还占不到具有经济活动能力人口的15%。美国的农场可养活200,000,000美国人和数量相当的另外160,000,000世界各地的人口,但其务农人数已降到6%以下,并仍在迅速减少。
再者,如果农业是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工业为第二个阶段,那么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我们已经突然到达了另一个阶段,即第三阶段。到1956年前后,美国成了头号大国,其50%以上的非农业劳动力不再属于由工人或体力劳动者组成的蓝领阶层。蓝领工作者在数量上被从事零售业、行政、通讯、研究、教育和其它服务类行业的所谓白领职业者所超过。就在这同一人生时段里,一个社会首次在人类历史上不仅摆脱了农业统治,而且还摆脱了体力劳动的统治。世界上最早的服务经济诞生了。
自那时起,技术先进的国家一个接一个地朝这同一方向发展。今天,在那些农业人口低于15%的国家当中,瑞典、不列颠、比利时、加拿大和荷兰的白领阶层在人数上已超过了蓝领阶层。一万年发展农业,一两个世纪发展工业,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超级工业时代。
第800段人生也因其变化范围的扩展速度之惊人而不同于所有其它人生时段。显然,其它一些人生时段里也出现过大动荡。战争、温疫、地震和饥荒侵袭了许多早期社会。但这些冲击和动荡未冲出一个或一组毗邻社会的边界。只是在好几代甚至好几个世纪之后,其影响才蔓延出那些边界。
在我们这个人生时段,边界已被冲破。今天,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交织得如此紧密,以致当代事件的后果可瞬间触及整个世界。越南战争改变了北京、莫斯科和华盛顿的基本政治联盟,激起了斯德哥尔摩的抗议,影响了苏黎世的金融交易,触发了阿尔及尔的秘密外交事件。
然而,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我们这个人生时段和以前所有人生时段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不仅扩大了变化范围,而且还彻底改变了变化速度。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我们解放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变化此起彼伏,速度不断加快,以致影响着我们的时间感,彻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步调,左右着我们“感知”周围世界的方式。我们不再象人们过去那样“感知”生活了。这就是根本的区别——真正的当代人与所有其它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因为促使变化加速的动因寓于非永久性,即瞬变性。瞬变性左右着我们的意识,彻底影响了我们与其他人及事物以及与由思想、艺术和价值观组成的整个精神领域之间的关系。
为了理解当我们进入超级工业化时代时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变化加速的种种过程加以分析,必须正视瞬变这一概念。若加速属于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瞬变即为其心理对应力。未领悟瞬变对当代人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我们阐述性格的所有理论,乃至整个心理学就必定会被视为未现代化。心理学无瞬变概念,就无法精确地解释那些尤为现代化的现象。
通过急剧扩展变化范围并加快其速度,我们已与过去永久决裂了。我们与思维、感知和应变的旧模式已一刀两断。这就是第800段人生的主要特点。而且也正是这一点使我们对人类的适应能力产生怀疑:人类生活在这种新型社会里会怎样呢?他能适应其需求吗?倘若不能,人类是否能改变那些需求?
在即使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之前,我们也必须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加速和瞬变这对孪生力量上。我们必须弄清楚它们怎样改变生存结构从而将我们的生命和灵魂塑造得新颖奇特。我们必须了解它们如何以及为何使我们第一次面临未来休克的潜在的爆炸性冲击。
第十九课 书籍、电视与想象
哈兰·艾利森
与书籍,甚至与过去演播剧本、喜剧及谈话节目的收音机截然相反,电视完全是以阻抑个人想象力的作用为其目标的。它把一切都呈现在小小银屏上,就在那儿了,你连稍作浮想都没有必要。在四十年代,播出一段节目时,就比如说是“内心圣殿”吧,你会听到鬼屋的门吱吱作响,迫使你的脑中产生一幅鬼屋的图景。如此细微,如此慑人,要是环球电影公司想搭景拍摄一部电视片,恐怕要耗资数百万而其恐惧程度还不及你的想象所构想的场景的百万分之一。
读一本书便是参与一次冒险。它以一次创造为其开端,而当其目的实现时仍有一次创造。其作者梦着这场梦,并付诸于文字;读者在阅读时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视角重新诠释这场梦。他们都创造了一个世界,而其基点就是那本书。
冒着旧话重提,再次掠人之美之嫌(这次是借我朋友艾萨克·阿西莫夫博士之口),我在此转引我谈论电视剧本写作“技巧”的点滴看法:
书籍与电视,电影,足球赛,赛马,落后国家中的战争或水门事件的听证会不同,它们是旁观者的游戏,而书中的文字通过眼睛的参与才活动起来,书要求的是读者的才智。艾萨克·阿西莫夫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设想一种完美的娱乐磁带,“该磁整有声有色,一如寻常所见。这本来就是其目的嘛,但是此声此色一定得搅扰哪些不相干无兴趣的他人吗?理想的磁带最好是只有其使用者才可视可听……我们要能想象出这种磁带,它总是极便调节:你看着它时则自动运作,你不看时则自动停止;可以完全随你所愿地或进或退,或快或慢,可跳过去或重复放……当然了,那才是绝对梦寐以求的装置呢,该磁带能适用于无穷数量的题材,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性的;它得自我完备,袖珍轻便,无须能耗,它可完全私玩,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随意控制……难道这只能是一个梦想吗?我们能否期待有朝一日拥有此物?……我们不但现在拥有此物,我们实已拥有了许多世纪了。我所描述的此理想之物便是印刷出来的文字,书,你手中所持之物——轻便,可私玩,又能随意操作……你是否觉得书并不象我一直描述的磁带那样可发声能显像呢?它当然能啦。……你读到书中文字时不可能不在你的脑海中闻其声见其像的。事实上,这些声音和图像是你所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他人为你制作出来的,所以就更胜一筹。然而,印刷出来的文字只提供最小的信息,除此最小信息之外的一切都得由读者补充——文字的音调,人物的面部表情,行动,风景,背景,一切都得从白纸上那长长的一行行黑色字符中吸取。
只要环顾周身,评判无可辩驳的现实证据,便显而易见,书是增强了人们想象力的敏锐性,而电视则麻痹了它,于是紧随其后的便是想象力的萎缩。
我剪接过的言语录音的导演,奥斯卡奖得主雪莉·托吉森也是威切斯特的哈里逊高中的大众传媒教师,她告诉我的一些事便能支持我本文的观点:
一个十五岁的学生断然拒绝图书,因为那“不真实”,因为那是你的想象,而你的想象是不真实的。于是,雪莉问她什么是“真实的”,那位学生立刻回答道:“电视”,因为你可以看到。接着,在对话深入下去后,雪莉发现尽管那位学生上到了十年级,可是阅读时却并不理解所读文字,而只是通过课文硬组着单词及词意。这可远非我们大家乐在其中的那种常规惯例,即从上下文中揣磨出生词的大概意思。看电视时,她就没有阅读中这样的问题了。电视中没有文字,电视是真实的。于是乎,象爱丽丝跌落野兔窟一样合乎荒诞的逻辑,书倒是不真实的了,因为书是她一边阅读一边组出来的,她并没有在真正地读书。不知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与否?
有一天晚上一次重要的学校集会出席人数极少,第二天雪莉究其原因,证实了如此多的学生缺席是因为他们在家看根据曼森连环谋杀案改编的电视片《心慌慌》的第二集。这件事本身是有点特别,且节目也令人心惊。可是当雪莉比较了他们所看节目的“不真实性”与所发案件的“真实性”时,一个学生的反应就表现了看电视这事的有趣一面。那个学生争论说那是真实的,他看到了。不,雪莉坚持道,那不是真实的,那只不过是一次演播。胡说,那孩子一直坚持,那是真的,他看到的。雪莉慢慢地逐步地说理分析,花了一刻钟、二十分钟才使他相信(就算她确实做到了)他所看到的不是真事,因为一九六九年八月案发时,他并不在洛杉矶。尽管这学生已是十七岁了,他还不能独立分辨出生活中的真实与戏剧化的改编。
雪莉任教的另一站学校,每一间教室都有一台电视机。除了偶尔有政府公告时,大部分时间都不打开。电视机本来是配合福特基金会的捐赠,用于训练视听的,现在电视屏上无声无像。雪莉没法控制学生,没法让他们安静下来时,她就打开电视机。于是,他们就会安稳下来,屏幕上空无一物,只有雪花,但是他们全神贯注,鸦雀无声,就好象眼镜蛇盯着狐猴聚会一样,尽管他们什么也看不到。雪莉说她可以用这办法拖堂,而学生还不会走。
有趣的是,雪莉午饭时提到此事时,一位化学教授说他也用相似的办法。这倒是一个脚注。当学生不安分时,他就把一烧杯水放在煤气灯(本生灯)上烧。水沸腾时,学生就静了下来,入迷一般地看着开水冒泡。
另一位老师提醒我小说家杰西·柯辛斯基所述的一次课堂经历。一位老师在教室前的一边讲话,另一边有一台电视监控器显示讲话的老师。学生可以同时看到两者而不受遮挡,但是他们看着监控器。他们要看真实的。
全国广播公司“明天”节目的前主持人汤姆·斯耐德告诉我,他收到许多观众的来信向他道歉,因为他们出门渡假了,或看望孙子孙女了,或因种种原因没能在家,好让他做节目。不过,他们现在回来了,电视打开了,他又可以开始上屏幕了。他们的错觉刚好与前文所述之事形成奇异的反差。对他们而言,如果他们不看,那么斯耐德(推而广之便是其他的新闻播音员和演员们)就不在,一切都没发生。他们认为演员们能够看到他们的起居室,于是他们象招待客人一般衣着整洁,总是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据说有一次一位老太太穿戴整齐以便与“她的朋友们”共进午餐。她摆好饭桌,备好午餐,然后,一点钟时,打开电视,收看一出肥皂剧。那些角色便是她的朋友:她认为他们能看到他的房子,她也是他们的纷争恩怨中的一员。
对于我们之中自认为是有理性的, 基于现实的人来说(对了,朋友,我可是活在现实世界上的,尽管我写幻想作品,我的双脚也还是深陷于实用主义之中的),这一切似乎是孤立的,虚幻的行为。我可以向你保证这绝非无此。一个评估高中学生群的研究小组最近向一个较大的学校区提出,课堂中孩子们的“良好操行”实在应该要超出简单的常态的安分和良好的举止所指内容。他们太安分了,太平静了。那个研究小组称之为“危险状态”。我认为,孩子们无节制地看电视导致了这一举止状态——满脸茫然,死气沉沉,毫无想象力。
这一现象范围之广已非国内现有的这极低的阅读水平所能抗衡。青少年选择能力已经逐步被削弱钝化了。书籍、影片、食物、生活方式,人生目标,有益的交往,他们都已不辩优劣了。
书籍并不能控制电视的这一纵横渗透的影响,因为孩子们根本就不能阅读。这与他们听不懂摇滚乐之外的任何音乐如出一辙。你与年轻人(上至五十岁)一起驾车时会发现,他们把汽车上的收音机调谐针从一端旋至另一端,跳过古典音乐,似乎那只是“空洞的噪音”,对他们的耳朵不产生任何效果。书也一样,对他们而言,印刷出的文字毫无价值,不会包含任何与他们的真实世界有关的知识,不传达任何与他们的真实世界相干的信息。
我有一次听到加拿大广播公司的90分钟现场谈话节目中的愚人说,人们不需要阅读,不喜欢书籍,他们只想被人“娱乐”(就好象阅读是某种可怕的东西,某种不能称为娱乐的东西)。如果你也想这么说,那么我们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但是,如果你象我一样,相信书籍保存了过去,照亮了现在,指明了未来之路……,那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会因为我对此事的结果有所顿悟而感到不安了。
第二十课 颜色、神话和象征语言
颜色中包含了什么?有时答案是:很多东西。许多世纪以来,一些特定的颜色用来标志某些品质和条件。深红色是古代人表示帝国威严的颜色,就象今天在远东人们用黄色来显示帝国威严一样。在说英语的人中,蓝色象征智慧和神圣的真理,红色表示勇气。颜色经常被赋予精神和宗教上的意义。
尽管这种象征意义被普遍认识到,象征主义本身却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人(其中包括Frederic Portal, 名著 Les Couleurs Symboliques 的作者, 该书1938年在巴黎出版)认为,颜色对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所有民族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例如,白色总是非凡智慧的象征,红色是爱情。然而对Portal著作的一项研究显示,他所列举的所有例子,除了极少数是例外,均取自相同的文化区域。如果我们把调查扩大到世界的其他地区,那么我们会遇到相同的文化传统还是不同的象征含义?
此外,最根本的一点是这样的一些象征关系是否基于实际的观察?换言之,颜色的象征性是否有真正的基础?如果有的话,它是表面的、看得见的东西,还是人的一种天生感觉。例如,我们应该认为红色的意义是来自血的的颜色,还是来自我们所知道的红色物体对人类的神经系统产生的刺激作用?
心理分析家最近已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尝试把颜色的单个象征性与传统的象征性结合起来,运用的是聚合的性欲理论——这种活力或动力要么衍生于性的本能(根据弗洛伊德理论),要么来自原始的、广泛的求生存的天性(根据Jung的理论)。
自然界的某些方面,如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和树木显然会激起全人类的同样感觉,这种感觉能产生相同的象征体系,而不论人的种族起源和文化背景如何。也已经表明,光的不同波长对所有的神经系统有相似的作用。运用这一知识,医生有时用红光治疗天花,用蓝色的绷带包扎刚动过手术的病员。精神病学认可了这些做法。对精神病人的绘画研究揭示:颜色的使用与病人感情行为的变化相关,在周期性的精神变态期间,病人使用深色和淡色也周期性地交替。
然而,不论是自然界还是感情和情绪只不过能够对大脑起一定的暗示作用。它们并不能提供一个具有一致性的象征系统的基础。心理分析可能把涉及颜色意义方面的某些变化归因于人的感情矛盾。这样,红色既表示爱又表示恨,黄色表示不可思议的冲动和欺骗,而绿色则表示希望和堕落。虽然这些极端性可以解释某些传统的象征系统,例如黄色既可以代表上帝,又可以代表罢工破坏者和奸妇的丈夫,但是它们无法解释伟大的画家和精神病人所绘的图画中使用颜色的全部意义。这里,象征性具有个别意义,而没有群体意义。当画家或病人被询问时,这一点就会变得很清楚:例如问他们,为什么把他们的父亲画成蓝色或把柏树画成红的。当个别和群体象征意义一致时,心理因素并不能对社会特征进行解释,而恰恰相反,是外界的文明世界将其准则和传统影响于个人,尽管该人可能精神有病。
因此作为表达某些感情反应的颜色必须与把颜色作为象征这一问题脱离联系。我们感官的心理影响,常常引起我们谈论刺激或沮丧,愉快与忧郁。象潜在的性欲冲动,这些心理影响很可能与颜色的文化象征性一致起来;不过也可能与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因而,我们考虑颜色的文化象征性时不应与生理学和心理分析相联系。
每个文明世界都有其象征系统。研究中世纪艺术的历史学家遇到过许多例子。在中世纪,是教会决定画家用何种颜色描绘宗教图画中的人物和图案:圣母玛利亚得穿蓝色的罩袍;耶稣在他的传教准备期间也穿蓝色的,在荒野与诱惑作斗争时穿黑的,在他复活后则穿白的或红的。穿蓝色衣服的理由是圣母马利亚和耶稣来自天上;黑色表示与撒旦相遇,白和红表示上帝本质的两个方面:他的智和爱。
然而,真正的问题是相同的象征体系是否出现在所有的文明世界里。至目前为止,人们的做法是比较在一些完全不同的国家里或在尽可能相距远的不同历史时期里,相同颜色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举出下面的例子:希腊巴克斯的红罩袍,埃来西斯(雅典附近的一个古城)王子身着的深红色的长袍,穆罕默德星期五穿的红长袍、罗马皇帝用的披风、罗马天主教会红衣主教穿的长袍等等。并且从可能具有不同含意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的意义。(为了寻找真正的含义,应该研究在每一历史和文化纹脉中的颜色,尤其是考虑红色的使用情况:例如,印地安人在外出打猎或打仗前用一种红色的颜料涂敷在身上。)
对颜色象征体系的研究属于人种论的范畴之内,在使用比较法之前,必须首先研究每一种不同的神话体系,仔细地从一种文化区域研究到另一种,或跟踪原始的或历史上的大规模文化入侵的路线。如果以两个美洲系统为例,我们就会发现仅仅是在某些纹脉中,颜色就有其赋予的意义。
对祷耿(dogons)来说,塑造了人和社会的铁匠经过天空的彩虹来到人间,把不同的颜色赋予制造人的四肢的石头、不同的人体器官、植物的种子、神圣的谷仓。尽管这一系统有其一致性,但是很难解释左腿的黑色、左膀的红色、右膀的白色、西方传统中的魔鬼的黑色、爱情(或憎恨)的红色和无罪的白色之间的关系。颜色的意义取决于神话的整体,在另一个神话里,颜色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祷耿体系与非洲语言文化专家的体系很相似,但是约鲁巴(Yoruba)体系不太为人所知,最起码在颜色的关系方面是如此,因此我将对此进行较细的描叙。每一个神都有其特殊的颜色:奥撒勒 (天神), 白色; 桑枸 (雷神),红色; 奥斯西 (猎神),绿 和黄色; 奥斯姆 (淡水和爱情之神)黄色,等等。这些颜色分类的起源是容易理解的:白色表示天空的耀眼光芒;红色指带有火光的霹雳;绿色、黄色是森林;奥斯姆的黄色是河流中带有泥沙的水。
不过,在此以后体系的约束性就没有了。也就是说,任何神,即使他的能力和行动范围并不与任何颜色有关,为了使整个系列中没有空白,也被赋予了一种颜色。神的历史把一些颜色与神联系起来。例如,桑枸由于双臂抱着再也不能走路的父亲奥撒勒,之后白色就加进了红色,尽管白色与第一个例子中的雷神无关。是神话产生了象征,而不是具有原先已确定了、不再改变意义的象征符号的存在对神话进行解释。此外,由于奥撒勒是白的而且是他创造了最早的男人和女人,白色成了诞生的象征,这样年轻妇女当修女,参加仪式时(也可以说是再生),要穿白衣,尽管后来她们可能又信奉其他神,又要穿其他神的象征颜色的衣服。
另一个例子是桑枸的第一妻子彦桑,由于她从丈夫处偷了雷电的魔法,所以也用他的两种颜色,红的和白的。而他的另外两个妻子(或情妇)仍然穿原来颜色的衣服。很清楚,颜色的意义归因于神话,是神把颜色变为象征。
从另一个观点来看,约鲁巴 人的例子很有趣:那个国家的黑人,作为奴隶乘船来到美洲大陆,也带来了他们自己的颜色象征分类系统。在美洲,他们的这一系统与另一系统,即基督教系统,发生了冲突。这就证明,每一个文明世界都赋予颜色不同的意义。例如,奥斯姆,她的两个女儿穿黄色的,她与圣母玛利亚相似,而玛利亚的孩子却穿蓝色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里约热内卢,非洲的系统开始表现出基督教系统的影响。有些神,如奥龚 (战争之神)等,改变了颜色。奥龚穿上了桑枸的红色,桑枸的儿子穿白的,奥撒勒在白色中加进了黄色。奥龚变为红色的理由是对于西方人来说,红色是战争的标志之一 (发怒时,我们能见到红色)。奥撒勒在原来的白色中加进黄色是因为金黄色是上帝的标志。不过,当阅读桉邦达招魂论领袖的著作时,人们意识到象征性和神话联系十分密切,改变颜色时,神也改变了他们的性格。
对于颜色系统的解释应该参照对于文化的解释,这样才能从实际上区分某些模式。例如,有二元论的模式,它并不一定就是白与黑;在中国是红与绿;在伊特拉斯坎(古意大利西北部)人中,是红与黑。还有宇宙模式,颜色可能与罗盘上的基本方向有联系,或与用于寻找方位的天体有关(当然在不同的半球上,情况是不同的),也或者与四季、风、植被形式和自然力有关 , 墨西哥印地安人对颜色的联系就是这样的。
象征系统这一问题不仅仅理论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它还有其实际的意义。尽管我们可能不相信为人们所接受的象征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附于人的感情,在另一方面,我们确实相信,与其相反的观点是对的,即象征符号能以某种方式影响人的感情。不仅存在颜色的象征性,还存在颜色的偏爱,这受到象征体系的影响。古代埃及就有一些例子:人的分类反映在颜色的排序上;在印度,每一座城堡都有自己的颜色。我们再看一下目前存在于白人中的对于颜色偏见的形式。
从希腊人和基督教那里,我们继承了白与黑两个极端,用于表示纯洁和邪恶。有这样的例子,当提修斯(希腊神话中的雅典王子)从克里特岛去希腊时,用黑帆象征失败,用白帆象征成功。在基督教中,上帝的特选子民穿白色的外套,魔鬼是黑的。这种两重性甚至在玩牌时都能看到!
把黑色与地狱、死亡、黑夜和罪过相联系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欧洲人对非洲人的看法,仿佛他们的肤色是祸根, 尽管我们对此没有意识到。情况确实如此,当某个白人谈及他所敬佩的黑人或一位已经融合到白人社会的黑人时,他可能说尽管这人是黑人,但有“白人的心灵”,似乎为了接纳他,必须不惜任何代价从他身上发现一些白色的东西。
同样地,在颜色符号体系中,灰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矛盾的心理,被认为是白色中染上了黑色或黑色中染上了白色。同样,对于社会中间阶层 (介于白色和黑色之间的人种) 的态度取决于认为他们是对白色的歪曲 (白色掺和了黑色)还是向白色靠近(黑色染上了白色),前者是反对态度,后者是赞许态度。因此在白人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对中间阶层产生一种不同于对待黑人的偏见。
当然我们不能说,颜色的偏见仅仅是基于这样的象征体系之上,但是象征体系肯定有影响,即使在本意良好的白人中也会有影响。因此意识到象征系统的相对性会十分有助于消除种族歧视 (对亚洲人的歧视 :一个西方人可能认为他们不可信赖、虚伪,因为在学校时他就被告知他们是黄种人 ; 以及对非洲人的歧视),也有助于消除对少数民族的成见。
高 级 英 语 教 程
练 习 答 案
UNIT 1
THE GREEN BANANA
I. 1.c 2.a 3.b 4.b 5.b 6.b 7.d 8.b 9.a 10.b
II.A 1.b 2.d 3.a 4.c 5.b 6.b 7.c 8.b 9.a 10.d
11.d 12.a 13.c 14.b 15.d 16.b 17.d 18.c 19.c 20.c
C 1. in comparison with 2. in connection with
3. consisted in 4. in accordance with
5. in conflict over 6. In contrast
7. in consequence
III. 1. c (a*) 2. c (frequently)
3. a (libraries'/ry's) 4. a (you)
5. b (^of^) 6. b (complicated not only)
7. a (was) 8. b (his)
9. c (that) 10. b (decide)
IV. cbcbd dcabc caadb cbcbc
VII. 1.b 2.a 3.b 4.a 5.d 6.d 7.d 8.a 9.d 10.d
Translation A
It was the superficial things that counted for Henry. He was a sucker for appearances.(He was easily fooled by appearances) If a guy wore the right clothes and used the right vogue words, Henry was impressed. But without the right veneer, forget it. Early in my presidency, Henry told me his management philosophy: "If a guy works for you, don't let him get too comfortable. Don't let him get cozy or set in his ways. Always do the opposite of of what he expects. Keep your people anxious and off-balance."
B
人生应当象条河,开头河身狭窄,夹在两岸之间,河水奔腾咆哮,流过巨石,飞下悬崖。后来河面逐渐展宽,两岸离得越来越远,河水也流得较为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看不出任何界线,从而结束其单独存在的那一段历史,但毫无痛苦之感。如果一个人到了老年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一生,他就不会怕死了。因为他所关心的一切会继续下去。
UNIT 2
NEVER TRUST APPEARANCES
I. 1.a 2.c 3.d 4.d 5.c 6.a 7.a 8.a 9.b 10.c
II. A 1.d 2.b 3.d 4.b 5.a 6.c 7.a 8.a 9.d 10.b
B 1.c 2.a 3.a 4.b 5.b 6.d 7.a 8.d 9.d 10.c 11.c
III. 1.c 2.c..3.c 4.d 5.d 6.c 7.a 8.c 9.d 10.a
IV. 1.b 2.d 3.d 4.b 5.d 6.c 7.a 8.c 9.b 10.d
11.d 12.b 13.d 14.c 15.b
VI.Translation
A
I think many people are not realistic toward happiness. They are so fond of that mortal word "if" as a condition of happiness. They are often heard saying:"If I had money, or if this girl loved me, I would be happy..." Their purposes can sometimes be achieved, but there would be new "if's". For me, I shall love life no matter what difficulty I have.
B
总的说来,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步变成为一个官僚主义管理体制下的大型企业,其中人成为机器一个小小的加润滑油的齿轮,需要不断增加工资,改善通风设备及播放轻音乐,以及通过心理疏导,人际交流指导,才能正常运转。但所有这些润滑作用却不能改变人的被动无能。他们并没有全心全意工作,已感到无聊起来。事实上,蓝领与白领工人已成为自动机器与官僚主义管理体系操纵下的经济木偶。
VI. 1.d 2.d 3.b 4.c 5.b 6.T 7.F 8.d 9.d 10.T
UNIT 3
MY FATHER DR. "PAT"
I. 1.a 2.d 3.d 4.d 5.a 6.a 7.a 8.a 9.b 10.c
II . A 1.c 2.b 3.d 4.b 5.a 6.c 7.c 8.a 9.d 10.a
11.c 12.d 13.c 14.d 15.c
B 1.c 2.b 3.d 4.d 5.a 6.b 7.c 8.d 9.d 10.c
11.c 12.b 13.d 14.c 15.a 16.a 17.a 18.c 19.d 20.b
C. 1.f 2.d 3.e 4.g 5.j 6.a 7.n 8.l 9.c 10.b
11.m 12.h 13.o 14.i 15.k
D-1 1. followed up 2. fall back on
3. held up 4. count on
5. drop in on 6. hitting on
7. drawing up 8. holding on to/hanging onto
9. drew on 10. getting on
D-2 1. dropped out 2. hold out
3. crossed out 4. dying out
5. found out 6. cut out for
7. fall out 8. gets out/goes out
III. 1.c 2.b 3.d 4.a 5.d 6.a 7.b 8.c 9.b 10.d
IV. 1. system 2. to 3. of 4. have 5. in
6. down 7. that 8. themselves 9. supply 10.order
11. on 12. still 13. work 14. serve 15. so
16.necessity 17.being 18. also 19.on 20. last
21. job 22. next/second 23. for 24.sides 25. conservative
VI. A
She belongs to people. Coming into the world by the side of Lake Tongting in the South (China), growing up in the storm and stress of revolution, plodding the road of life, she experienced the joys of struggle ( for noble ideas) and of creative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sufferings of frustrations and misfortunes. Living and learning, exploring and maturing, struggling and creating, suffering and enjoying ... she throughout her life identified herself with the destiny of revolution and the people of China.
B
爱和知识,尽其可能,远远地把人引向九天之上,但是怜悯总是把我带回到地面上来。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里回荡。受饥饿的儿童,在压迫者折磨下受苦难的人们,无依无靠而成为自己子女嫌恶的负担的老人,以及整个孤苦寂寞,贫穷与痛苦都在嘲弄着人生,使人们不能过应有的美好生活。我渴望减轻灾难祸害,但是我力不从心,我自己也就在受苦。
UNIT 4
POMPEII
I. 1.c 2.b 3.d 4.b 5.a 6.a 7.c 8.b 9.b 10.d
II. A 1.d 2.c 3.b 4.a 5.a 6.c 7.d 8.a 9.b 10.d 11.c 12.b 13.c 14.a 15.d B 1.c 2.a 3.c 4.c 5.b 6.c 7.b 8.a 9.c 10.c
III. 1.a 2.c 3.d 4.a 5.c 6.c 7.c 8.d 9.c 10.c
IV. 1. asleep 2. land 3. fell 4. water 5.and
6. caused 7. center 8. earthquake 9. killed 10.out
11. control 12. burnt 13. because 14. occurred 15. destruction 16. where
VI. A
On February the 4th, 1976, people in whole Guatemala were sleeping peacefully, when the land beneath began to quake. The worst earthquake on the west hemisphere broke out. Hundreds of people were buried under the weight of stones of tiles when roofs and buildings collapsed. In the few weeks after the earthquake, 23000 people were counted dead and about 77000 others wounded.
B
在大约公元前260年, 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把中美州的一些高地掩埋在灰烬中,迫使玛雅人放弃这个地区几十年,在最严重的受灾区竟放弃了两个世纪。火山喷发迅速,它的发生仅有两个可辨认的阶段,二者之间几乎没有间隔。由于溶岩流出的路线在水下,水蒸汽的爆发使喷发更为猛烈。岩浆被湖水迅速冷却成为山灰(灰烬和其他物质),产生了细小的颗粒,风把这些细小的颗粒吹到很远的地方。喷发的大小可以从离喷发源45英里远处有3英尺高的落下灰估算出。在以后的几年中,这个区域中的一块小面积又经受了三次喷发。这各种各样的喷发按照被毁面积的大小,以及火山灰喷入空中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但在每一情况下,人们都表现出顽强的决心,想再占有受到了灾害的土地,因此,采取了明显的危险行动,但也得到火山活动所带来的不很明显的好处。
VII. 1.a 2.c 3.b 4.d 5.c 6.d 7.a
UNIT 5
WHAT THE HIDDEN PERSUADERS ARE UP TO NOWADAYS
I. 1.a 2.a 3.b 4.a 5.c 6.b 7.c 8.b 9.b 10.a
II. A 1.a 2.a 3.d 4.a 5.a 6.d 7.c 8.a 9.c 10.b 11.d 12.c 13.a 14.a 15.c 16.a
B 1.a 2.d 3.d 4.b 5.c 6.c 7.c 8.a 9.c 10.a
III. 1. based 2. from 3. in 4. as 5. and 6. to* 7. in 8 it 9. being's 10. more 11. one 12. but
IV. 1.a 2.b 3.c 4.a 5.b 6.c 7.a 8.b 9.b 10.d
11.c 12.a 13.b 14.a 15.b 16.c 17.c 18.d 19.a 20.c
VI. A
Amusement Around the nation
Art Bridge
Chess Coins
Dance Editorials
Fashion Film
Food Gardens
Letters Music
News-Summary & index Obituaries
Op-Ed Photography
Puzzles Recordings
Ship Movement Society
Sound Stamp
style television
theater
B
不供膳宿的卧室 征求室友
学生用,有家俱的卧室 大学二楼位于长岛优雅区段
每月租金 150-185美元 每月215美元+ 公共设施
单用厨房 电话732-8612 联系人 杰克
电话 203-668-7342
公寓
拉萨尔 法国式公寓待租 漂亮宽敞的美国初期建筑,两套英国
处于古迹区的中心,靠近 式城市住宅, 1.5浴室,有两方地毯,
博物馆和四方院,两个房 厨房设备齐全,有地下室或车库,好几
间,有暖气、热水、电炉、 个厕所,有花园园地。不得饲养牲畜。
冰箱。可与爱德华街11 容易到达1-91车道。接待时间平时-
号公寓联系, 电话: 早9点---午后5点
2785-1981 南哈德利大街, 电话:532-9410
VII. 1.d 2.c 3.d 4.d 5.d 6.b 7.d 8.a 9.d 10.b
UNIT 6
WHAT MAKES SONY RUN
I. 1.d 2.c 3.c 4.d 5.a 6.d 7.a 8.c 9.b 10.d
II.A 1.d 2.d 3.b 4.c 5.d 6.d 7.b 8.b 9.a 10.b
11.a 12.b 13.b 14.a 15.c 16.a 17.b 18.c 19.a 20.a
21.b 22.a 23.b 24.b 25.c 26.a 27.d 28.b 29.a 30.c
B 1.a 2.b 3.a 4.b 5.a 6.c 7.a 8.a 9.c 10.d 11.b 12.a 13.b
C 1. trendsetter 2. stereo 3. incorporate 4. perceive
5. gadget 6. scoop 7. intelligible 8. competitors
9. subsidiary 10. simultaneous 11. readying 12.tailored 13.audio
III. 1.d 2.b 3.c 4.a 5.a 6.c 7.c 8.d 9.d 10.d
IV. 1.a 2.b 3.c 4.a 5.c 6.d 7.b 8.d 9.a 10.b
11.a 12.b 13.b 14.c 15.d 16.b 17.a 18.b 19.a 20.c
VI. A
Imagine a world in which almost anyone had access to a huge computer and could use it as easily as he uses the phone today. Experts are suddenly redundant as far as ordinary people are concerned. That is the sort of world the fifth-generation computer will bring. The fifth-generation computer has even more dramatic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s such as doctors, lawyers, accountants and scientists. All these people are needed because of the knowledge they gained at school and university and the experience they have picked up since. All t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available through a fifth-generation computer.
B
发明物
发明物:牙刷 发明者:威廉.艾迪斯 英国 发明年代:1770年左右发明经过: 艾迪斯因煽动闹事,被监禁在英格兰纽盖特监狱的一间牢房里,除了吃饭,睡觉,思考之外,几乎无所事事。他用很多时间来思考自己刑满之后新的谋生之计。一天早晨,他洗完脸,便开始洗牙齿。他所用的方法跟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用一块破布擦洗牙齿。追溯到古代,这也是人人奉行的习俗。亚里士多德曾劝告亚历山大帝用破布擦洗牙齿。乔治. 华盛顿的牙医建议用破布蘸一点白垩在牙齿上擦洗。此刻这个身陷囹圄的艾迪斯使用的是同样的方法,不过他却认为这个办法效率不高。第二天,他有了主意。他从送来给他吃的肉里留下一小块骨头,在上面钻了一些小洞,然后通过看守得到了一些鬃毛,剪短后扎成一个个小束,在每束的末端涂上胶水,契入骨头上的小洞里。文明世界就这样有了它第一把牙刷。艾迪斯出狱之后,他马上就投身于牙刷制造业,一举成功。
VII. 1.b 2.T 3.d 4.d 5.d 6.c 7.T 8.T 9.F 10.F
UNIT 7
THREE MEN IN A BOAT
I. 1.b 2.d 3.a 4.d 5.b 6.d 7.c 8.d 9.b 10.b
II. A. 1.c 2.b 3.d 4.a 5.b 6.a 7.b 8.a 9.a 10.a 11.d 12.a 13.b 14.a 15.b B. 1.d 2.d 3.b 4.a 5.c 6.c 7.a 8.b 9.c 10.b
III. 1.d 2.d 3.c 4.a 5.a 6.a 7.c 8.b 9.a 10.b
IV. 1.a 2.d 3.b 4.b 5.c 6.a 7.b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b 15.a
VI A
One Tuesday afternoon, I carelessly left the car key in my car. When I ran out, my car was gone. Three days later, I found the car just parked on the driveway. there was a note on the windshield and two tickets in an envelope. The note said,"Sorry I took your car but needed it for an emergency. Please forgive the inconvenience. "Hope you can use the two tickets." My husband and I both guessed it wasn't so bad. After a few hours, we went off to the baseball match. When we were back, there was not a piece of furniture left except the stove!
B
明星的皮肤病
歌星密歇尔杰克逊透露说他患有一种少见的皮肤不适应症。他在近十年中的首次独唱音乐会的电视采访中,被问起皮肤逐渐退色的事。这位一流美国歌星回答说他患有一种“破坏皮肤色素沉着的毛病”。杰克逊没有说起这种于1982年他的“惊险故事”专集发行后即开使有的毛病。
“化妆品使肤色变浅,难道这很重要吗?对我一点不重要,”杰克逊说。在洛杉矶整个90分钟的实况采访中,他十分潇洒自如,轻松自然,时而笑声吃吃。
杰克逊说他只在鼻子上动过小的手术,未动过其他部位。
杰克逊说他悔恨童年时代一味干活而且常遭父亲打骂。
在谈到演唱时的舞蹈设计时,杰克逊说,“是音乐驱使你这样做,你不用想,它就来了,我是节奏的奴隶”。他不喜欢约会,但有一位女友还是闯入他的理想虚境。他在被问起是否是童男子时反唇相稽道,“想叫就叫我是老牌的吧。”伊莉莎白泰勒在电视实况出现时声称杰克逊“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少古怪的一个。”
VII. 1.c 2.b 3.c 4.d 5.d 6.c 7.b 8.c 9.F 10.T
UNIT 8
THE GREAT WHITE FRIEND
I. 1.a 2.b 3.c 4.b 5.c 6.c 7.a 8.b 9.d 10.b
II. A 1.c 2.c 3.b 4.b 5.b 6.a 7.b 8.b 9.b 10.d
11.d 12.a 13.a 14.a 15.d 16.d 17.a 18.a 19.b 20.a
21.b 22.a 23.d 24.a 25.b 26.a 27.a 28.b 29.d 30.a 31.a 32.c 33.a
B 1.a 2.a 3.d 4.a 5.a 6.b 7.a 8.b 9.a 10.a 11.a 12.a 13.a 14.b
C 1.craving 2.reclaim 3.furtive 4.puff
5.extinguish 6.tranquilized 7.irritated 8.prone
9.chill 10.overwhelming 11.lure 12.devouring
D 1.habitual 2.irrational 3.deprivations 4.occupation
5.quitter 6.inability 7.addiction 8.tranquillizer
9.motivation 10.energetic 11.deterrent 12.inaccessible
13.purposeful 14.circulation 15.deadened
III. 1.a 2.a 3.a 4.a 5.d 6.c 7.a 8.c 9.c 10.c
IV. 1.b 2.a 3.b 4.d 5.a 6.b 7.c 8.c 9.a 10.b
11.a 12.c 13.b 14.d 15.a 16.b 17.a 18.a 19.b 20.a
VI. A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 Medical science has now proved that smoking can cause lung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You chances of having a heart attack also increase if you smoke. Smoking is definitely a health hazard.
Getting rid of th smoking habit is not easy. Many life- long smokers are never able to quit completely. Those who try to give up smoking often experience depression and severe headaches. Some big smokers make up their mind to quit many times./ In order to protect non- smokers from becoming smoker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appeal of smoking. Children must be warned of the dangers of smoking. Cigarette companie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advertise on television or radio, or in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People must be forbidden to smoke in public places.
B
“汽油和酒精不能混在一起。”对酒后开车的危险发出的警告就是这么说的。现在医学研究工作者又发现一条不言而喻的道理:“酒精和烟草不能混在一起。”有时这两种都能危及健康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能产生协同作用,每一种都使另一种更为有害。因此比他们各自单独起作用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由于这种互相作用,大量吸烟及饮酒的人可能比一个只大量饮酒但从不吸烟的人或“象烟囱似地吸烟”但从不饮酒的人患病的危险更大。法国里昂国际癌症研究所的艾伯特J.图因斯及其同事们发现大量吸烟(每天一包以上)及中等度饮酒(每天不到半升)的人比只饮同等量的酒而中等量吸烟(每天在十只以下)的人患食道癌的可能性大五倍。那些只中等量吸烟而大量饮酒的人患食道癌的危险性要高十八倍。但是,图因斯发现一个人既大量吸烟又大量饮酒时其危险性就要增加到四十四倍。
UNIT 9
FAR-OUT MUSIC
I. 1.c 2.d 3.a 4.a 5.b 6.d 7.c 8.b 9.c 10.a
II. A 1.a 2.a 3.d 4.d 5.b 6.a 7.c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a 16.a 17.b 18.b 19.b 20.c 21.c 22.d 23.d 24.d
B 1.b 2.a 3.b 4.a 5.c 6.a 7.a 8.d 9.b 10.c 11.a 12.a 13.a 14.c 15.a 16.a
C 1.flakes 2.quartet 3.notation 4.salutation
5.whales 6.intercept 7.controversy 8.exuberant
9.groove 10.consulted 11.spasm 12.hypnotic
13.nominate 14.moan
III. 1.a 2.b 3.d 4.c 5.b 6.b 7.b 8.c 9.d 10.c
VI. 1.b 2.c 3.a 4.d 5.c 6.a 7.b 8.a 9.d 10.c
11.a 12.c 13.d 14.b 15.b 16.d 17.b 18.c 19.a 20.a
VI. A
America's Space Agency has announced a huge increase in the cost of carrying satellites or other equipment on space shuttle. The Space Agency said that this cost paid by private companies or foreign overnments will increase by about 100% next year. The agency admits the price is very high, but it says that the cost for using the shuttle will remain competitive with the cost of launching satellites on normal kinds of rockets. The launching of satellites is only one area of competition facing America's space program. A major report released this week said that western European nations and Japan will also soon be competing in several other areas of space technology. And it warn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must take a number of actions or it could lose its position as the world's leader in civilian space programs.
B
有些科学家认为,慧星如撞击地球,将会造成巨大的灾难。英国的一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慧星含有可燃气体,在与地球相撞时,将会把这些气体放入地球的大气,而闪电会使它燃烧起来。这一情况再加上撞击本身会造成大得难以置信的灾难。而且,这些研究人员认为过去就曾发生过这样巨大的灾难。
原始人很早就认为慧星是饥荒、瘟疫和死亡的预兆,这可能是慧星引起的大灾难在氏族中留下的模糊记忆所造成的结果。伊曼纽尔. 维利科夫斯基博士是同意这种观点的人之一。简而言之,维利科夫斯基进行了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之后认为,神话和宗教著作中所描述的许多传说中的大灾难(例如,某日地球停止转动),都是真实事件的记载,是颗巨大慧星几乎与地球相撞的结果。
UNIT 10
HOW TO INCREASE YOUR MENTAL POTENTIAL
I. 1.b 2.c 3.b 4.d 5.d 6.b 7.c 8.d 9.d 10.c
II. A 1.a 2.c 3.d 4.d 5.c 6.b 7.a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b 15.c 16.d 17.b 18.a 19.a 20.a
21.a 22.a 23.d 24.d 25.a 26.d 27.d 28.c 29.c 30.a
31.a 32.b 33.a 34.a 35.a 36.a 37.d 38.b 39.c 40.a 41.d
B 1.a 2.a 3.a 4.b 5.a 6.a 7.c 8.a 9.b 10.a 11.a 12.a 13.a 14.a
III. 1.d 2.c 3.d 4.b 5.d 6.b 7.a 8.b 9.c 10.d
IV. 1.a 2.b 3.b 4.c 5.a 6.d 7.b 8.b 9.c 10.c
11.a 12.b 13.d 14.d 15.d 16.b 17.a 18.b 19.c 20.a
VI. A
He was below average height,with a big nose, deep- set eyes. His hair looked wild. His clothes were always out of shape. He was always staring and thinking. By appearance, he was anything but a scholar, but he was truly imaginative and original. He was very much absorbed in his work. His most famous contribution to physics is his theory of relativity. He won the Nobel Price for physics in 1921. He was a shy man. Berlin in 1929 held a public celebration on his fiftieth birthday, yet he did not attend. Who was he ? Albert Einstein!
B
亲爱的爱因斯坦教授:
在您荣获诺贝尔奖之际,我谨向您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外界的这种表扬对您并不十分重要,但是附设的这笔奖金或许能使您的工作条件得到某种改善。
由于客观情况,使我能十分荣幸和愉快地与您同时得奖。我深知自己是多么不配与您相提并论。但我的确想说,我认为这是极大的幸运,因为--且不说您对人类一般思想界所做的巨大的贡献--单就您对我从事研究的这个较为特殊的领域所做的重要贡献而言,您早就应当象卢毖福(* 英国物理学家)和普朗克(* 德国物理学家)一样在我之前得到社会的公认。
我妻子和我向您和夫人致最衷心的祝贺。
您的忠诚的N.玻尔
1992,11,21 于哥本哈根
亲爱的(或者确切点应为心爱的)玻尔:
我在快要离开日本的时候收到您热情洋溢的来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给我带来的喜悦不亚于获得诺贝尔奖。特别使我动心的是,您担心自己本来会在我之前获得那分奖金--这确是真正的“玻尔风格”。您研究原子问题的几篇新作,在我的旅途中一直带在我的身边,使我对您的聪明才智更增敬慕之情。我相信我已最终弄清楚了电与引力之间的联系。爱丁顿比韦尔更接近真理。
这次旅行十分美满。日本和日本人民使我心向往之。我确信若是您的话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此外,象这样的海上航行,对梦想家来说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经历--仿佛是一种修道院的隐居生活......
顺致诚挚的问候。盼望能在哥德尔摩再见到您。
敬慕您的A.爱因斯坦
1923,1,11 于新加坡
*玻尔__ 在物理学方面成就是伟大的,但同时又以谦逊著称
*爱丁顿__ 英国天文学家
*韦尔__ 人名
VII. 1.F 2.T 3.c 4.F 5.T 6.D 7.d 8.b 9.T 10.b
UNIT 11
QUICKSAND
I. 1.a 2.b 3.d 4.d 5.b 6.d 7.a 8.b 9.a 10.b
11. A 1.c 2.c 3.b 4.a 5.b 6.c 7.d 8.d 9.a 10.c 11.d 12.b 13.a 14.d 15.a
B 1.b 2.a 3.d 4.a 5.c 6.b 7.a 8.c 9.b 10.c 11.b 12.a 13.b 14.d 15.d
C 1.k 2.e 3.a 4.m 5.l 6.o 7.b 8.g 9.c 10.d 11.h 12.i 13.n 14.f 15.j
III. 1.d 2.b 3.a 4.c 5.c 6.d 7.c 8.a 9.c 10.a
IV. 1.c 2.c 3.d 4.b 5.c 6.b 7.d 8.a 9.a 10.b
11.d 12.a 13.b 14.a 15.b 16.c 17.b 18.c 19.d 20.c
VI. A
Qin Shi Huang did bury several hundred scholars alive. Don't forget that while he did many good things he was also a tyrant, a despot. When he wanted to carry out a project he never considered the worth of human lives. History records that he conscripted 7000000 people to build his palaces and 750000 to build his mausoleum. Who knows how many he used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You must have heard the tragic story of Meng Jiang Nu. She was a peasant girl. On the day of her wedding Qin Shi Huang"s soldiers came to take the bridegroom,her husband, away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She travelled thousands of miles to look for her husband. When she reached the construction site, he already died of hard work. She cried and cried and at the sound of her crying a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collapsed, so the story said, Meng Jiang Nu was only one of thousands and hundreds of victims to Qin Shi Huang's oppression . You can imagine how many widows and orphans the First Emperor made.
B
石油是在海里形成的,这种说法,只要看一下世界主要油田分布图,就可以得到证实;大油田离开今日的海洋很远的极少。有些地方,天然气和石油从海底浮出水面。含有石油的岩层也是在海里形成的。这种岩层是沉积岩,是在海水的作用之下沉积在洋底的。在有石油的地方,附近几乎总可以发现贝壳的残片以及海洋生物的其他遗迹。
VII. 1.d 2.c 3.a 4.c 5.b 6.a 7.c 8.a
UNIT 12
THE AGE OF SUPERSTUFF
I. 1.c 2.c 3.a 4.a 5.c 6.d 7.c 8.b 9.c 10.d
II. A 1.d 2.a 3.c 4.d 5.a 6.d 7.c 8.b 9.a 10.d
11.b 12.b 13.a 14.d 15.d 16.a 17.a 18.d 19.a 20.d 21.c 22.b 23.a 24.b 25.a
B 1.d 2.d 3.a 4.c 5.c 6.a 7.b 8.b 9.a 10.a 11.d 12.a
C 1.Polymer 2.commonplace 3.landscape 4.guitar
5.litter 6.sensor 7.tinker 8.composite
9.helmet 10.glare 11.commercialize 12.option
13.arena
D 1.revolutionized 2.imperfection 3.decomposes 4.molecular
5.invasion 6.transparent 7.minimum 8.reinforced 9.commercialize 10.global 11.radiators 12.replacement
13.corrosion 14.assessment 15.cooperation 16.degraded 17.experimental 18.recyclable 19.sexy
III. 1.a 2.d 3.d 4.a 5.a 6.b 7.b 8.c 9.d 10.d
IV. 1.b 2.c 3.a 4.b 5.d 6.c 7.d 8.a 9.b 10.a
11.b 12.a 13.b 14.b 15.b 16.d 17.c 18.b 19.c 20.b
VI. A
(1) This article tells of the importance of metals in daily life, particularly in machine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als used in industry are called engineering metals, of which the most widely-used is iron. Therefore, production of iron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2) The author holds that pure scienc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r, as they are frequently called, models)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henomena of the universe. Applied science, on the other hand,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orking laws of pure science to the practical affairs of life, and to man's increasing control over his environment, thu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 processes and machines. It is evident that many branches of applied science are practical extensions of purely theoretical or experimental work. This shows that these two branches of science are mutually dependent and interacting.
B
去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两位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陶瓷。它在高于预想的温度下,能够传输电流而毫无消耗能量的电阻。以后,美国和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科学家就简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这一发现之所以如此广泛地激动人们的心弦,是因为一种实用的高温超导体会给几乎所有的电气用途带来一场革命。
倘若具有实用价值,那它还将导致首先在美国和日本之间就如何开发和利用这项新发明而展开大规模竞争。看来有些研究人员荣获诺贝尔奖金是肯定无疑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则很有可能大发其财。而首先占领此领域的国家则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有重大的优势。
VII. 1.F 2.F 3.F 4.F 5.T 6.F 7.F 8.T 9.F 10.T/F
UNIT 13
THREE DAYS TO SEE
I. 1.d 2.c 3.c 4.a 5.d 6.a 7.a 8.b 9.d 10.b
II. A 1.b 2.a 3.c 4.c 5.d 6.a 7.d 8.c 9.b 10.b
11.a 12.b 13.c 14.d 15.a 16.a 17.b 18.c 19.a 20.c
B 1.b 2.c 3.d 4.c 5.b 6.a 7.d 8.a 9.c 10.d
III. 1.c 2.a 3.a 4.b 5.b 6.a 7.b 8.c 9.b 10.c
IV. 1.b 2.a 3.d 4.a 5.b 6.c 7.a 8.b 9.d 10.b 11.c 12.c 13.a 14.d 15.b
VI. A
Many friends write to ask me how I face life, whether I've lived in loneliness or even despair. I reply yes, some time in the past, but now life is meaningful for me and full of joy. My only pleasure lies in intense work and studies. Before and after work, I often give ac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o patients who have come to my house; at lunch time, I listen to the lectures over the radio. When I'm in back home, the TV lessons are about to begin. Night is the only time for me to have self-study, but still there are friends coming to visit and letters to answer... As a disabled girl, I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life and time and I also feel sorry for those who do not treasure the best years. I often talk to myself:it would be wonderful if I could study and make grogress together with those friends!
B
不论是在青年时夭折还是在老年时死去,都没有是否虚度了年华来的重要。一个人可能在18年中比另一个人在80年中活得更有意义。对于生活,我们认为并不是要去不顾一切地去积累大量的被他人想象为有价值的经验,而是应该过好每天的时光,就好象它是唯一的一天。我们的意思是要寻找和平感和力量感去对付生活中的失意和痛苦,同时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发现更能接近生活的办法,增加并维持生活的乐趣和喜悦。这样的一个办法就是懂得集中注意力于某些你经常忽视的事物上--注意春天新叶的发芽而感到喜悦,惊叹每天早上太阳升起以及每天晚上太阳下山的壮观,从他人微笑中和接触中得到安慰,惊奇地观察孩子的成长,分享孩子可爱的单纯、充满热诚和深信不疑的生活态度。去生活。
VII. 1.c 2.d 3.c 4.a 5.a 6.d 7.b 8.c 9.c 10.a
UNIT 14
THE CITY
I. A. 1, 2, 3, 6, 8, 10
B. 1. F 2. O (author) 3.F 4.O(Frenchman) 5.O (others)
6.F 7.O (Jefferson) 8.F 9.F 10.O 11.F 12.O( rural Amerians)
II. A 1.b 2.c 3.b 4.a 5.c 6.d 7.b 8.c 9.b 10.a 11.b 12.c 13.c 14.d 15.b 16.c
B 1.c 2.b 3.a 4.a 5.d 6.c 7.a 8.d 9.d 10.c 11.d 12.c 13.a 14.d 15.d 16.d
III. 1.d 2.c 3.a 4.d 5.a 6.c 7.d 8.b 9.d 10.a 11.a 12.b 13.b 14.d 15.c
IV. 1.b 2.a 3.d 4.c 5.c 6.b 7.a 8.d 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b
VII. 1.b 2.a 3.b 4.d 5.d 6.a 7.c 8.b 9.d 10.a 11.a 12.b
VI. A
If you can do without the few pastoral pleasures of the country, you will find the city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that life can offer . You never have to travel miles to see your friends. They invariably live nearly and are always available for an informal chat or an evening's entertainment. Nor is the city without its moments of beauty. There is something comforting about the warm glow shed by ads on cold wet winter nights. Few things could be more impressive than the peace that decends on deserted city streets at week-ends when the thousands that travel to work every day are tucked away in their homes in the country. It has always been a mystery to me why city dwellers, who appreciate all these things, pretend that they would prefer to live in the county.
B
恬静的乡村生活对我从来就没有任何吸引力。由于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因而总把乡村看成是人们透过火车窗口看到的那种样子或是偶尔周末去游玩时见到的那种景象。我的朋友多数都住在城市里,但是一提到乡下,他们就欣喜若狂。虽然他们对田园生活交口称赞,但仅有一人在农村生活过,而且不满半年就 回来了。但他对乡村的错觉依然如故:乡村生活比城市优越。他赞不绝口的是那里人们的友善,空气的新鲜,接近大自然,缓慢的生活步调。他认为第一只雄鸡的啼叫,黎明时鸟儿的鸣啭,洒满晨曦的树木和牧场都是无与伦比的。这田园诗般的乡村景象只不过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我的朋友不讲那漫长而寂寞的冬夜,其间只是偶尔去当地的电影院看场电影,而这实际上就是唯一的娱乐,我的朋友也一句不提,商店里没有多少货物可供挑选,那些不幸的人们每天不得不到城里去上班。我不能想象人们为得到在乡村生活的那种令人怀疑的好处,而乐意忍受每天四小时的奔波。如果他们愿意住在他们应该住的城市,就会免去这许多的苦楚和费用。
UNIT 15
PHILOSOPHY OF LOGIC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I. 1.b 2.b 3.a 4.b 5.c 6.a 7.a 8.b 9.a
II. A 1.a 2.d 3.b 4.c 5.a 6.d 7.b 8.d 9.c 10.b
11.a 12.d 13.d 14.c 15.b 16.a 17.c 18.c
B 1.b 2.d 3.a 4.b 5.d 6.b 7.c 8.d 9.b 10.b 11.b 12.c 13.d 14.c 15.c 16.a
III. 1.in--for 2.influence--influencing 3.to--with
4.or--and 5.study--learn 6.other--others
7.bring--take 8.careful--carefully 9.is--are
10.that--it
IV. 1.c 2.b 3.a 4.b 5.a 6.b 7.c 8.d 9.c 10.d
VII. 1.F 2.F 3.T 4.T 5.F 6.F 7.T 8.F 9.T 10.T
VI. A
What does a scientist do when he or she "explains" something? Scientific explanation comes in two forms: generalization and reduction. Most psychologists deal with generalization. They explain particular instances of behavior as examples of general laws. For instance most psychologists wouuld explain a pathologically strong fear of dogs as an example of classical conditioning. Presumably, the person was frightened earlier in life by a dog. An unpleasant stimulus was paired with the sight of the animal (perhaps the person was knocked down by an
exuberant dog) and the subsequent sight of dogs evokes the earlier response---fear.
B
大多数生理学家常谈及简化法。他们使用比较简单的现象来解释现象。例如,解释肌肉的运动是用:肌肉细胞膜的变化、某些化学药品的进入和这些细胞内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生物学家会用将各个分子束缚在一起,并使这些分子的各个部分相互吸引的力来解释这些现象。
人们如何研究行为的生理(机理)呢?生理心理学家不可能只是简化论者。只是观察行为,把它们与发生在同时的生理现象关联起来,是不够的。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同样的行为,很可能有着不同的发生原因,从而很可能是由不同的生理机能所引起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首先懂得导致某一特定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然后才能懂得使之产生的生理现象。
UNIT 16
NINE YEARS FOR A AND B
II. A 1.d 2.c 3.d 4.c 5.a 6.b 7.d 8.d 9.c 10.a 11.b 12.d 13.c 14.d 15.c
B 1.b 2.b 3.b 4.c 5.d 6.c 7.c 8.d 9.d 10.a
11.c 12.b 13.b 14.d 15.d 16.a 17.c 18.d 19.a 20.c
C 1.c 2.d 3.a 4.b 5.i 6.j 7.f 8.e 9.g 10.h
D 1.a 2.d 3.a 4.c 5.b 6.c 7.b 8.d 9.d 10.d
III. 1.d 2.d 3.c 4.c 5.b 6.d 7.c 8.a 9.d 10.a 11.c 12.c 13.a 14.b 15.a
IV. 1.falling 2.struck/sounded 3.along/up/down
4.about 5.pushed 6.few
7.front 8.studied/regarded 9.without
10.at 11.being 12.down
13.against 14.companion/colleague 15.corner
16.bend 17.disappear/vanish/go 18.like
19.time 20.goes
VI. A
In your reading you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ose ways of expressions for which you do not find corresponding ways in Chinese. This will help you both in reading and writing. I am sorry to find that many Chinese learners do no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this, with
the result that while they can read English by Chinese authors and write long and tolerably grammatical essays,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 Englishman's social letter thoroughly or write a short passage in purely idomatic English.
B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编写了四万多条词条, 为例证这些词条的各层含义引用例句达十一万四千条,抄满了约八十大册的笔记本(没有任何图书馆可就)。所引例句,遍及伊莉莎白时代至当时的各种题材的英语文字材料。他并没指望空前独创。由于有时间为限,他不得不尽量利用已有种种词典之便,糅合出他自己的庞大词典。而事实上该词典远非如此的糅合。与前人不同,约翰逊非常实在地把英语看成是一种活的语法,辨明各个词不同色彩的含义。他对词的定义以习惯法为原则,即以惯例为据。该词典出版后,一百多年没有确能与之匹配的词典问世。
VII. 1.c 2.c 3.d 4.c 5.b 6.d 7.c 8.b 9.d 10.d
UNIT 17
MACHINES WITH AND WITHOUT FREEDOM
I. 1.a 2.d 3.c 4.c 5.a 6.d 7.b 8.a 9.a 10.b
II. A 1.b 2.c 3.d 4.b 5.a 6.c 7.a 8.c 9.b 10.d
11.c 12.d 13.b 14.c 15.a 16.c 17.d
B 1.a 2.d 3.b 4.d 5.a 6.c 7.b 8.b 9.c 10.a
11.d 12.b 13.d 14.c 15.c 16.d 17.a
III. 1.that--what 2.deepen--deepened 3.possess--_ion
4.These--That 5.---coincidental 6.---needs to
7.which--that 8.it--them 9.---makes
10.---images 11.---things 12. *the
13.those--how 14.--a few more 15.as--than
IV. 1.a 2.b 3.b 4.d 5.c 6.c 7.d 8.b 9.c 10.b
11.a 12.c 13.a 14.c 15.d 16.b 17.b 18.d 19.c 20.c
VII. 1.c 2.a 3.c 4.c 5.c 6.b 7.c 8.a 9.b 10.a
VI A
To promote economic reforms, we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other countries. We hol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f all kinds, at which we rub shoulders with foreign experts and exchange opinions with them on various subjects.
UNIT 18
SOCIAL SCIENCE
I. 1.F 2.T 3.T 4.T 5.T 6.F 7.T 8.F 9.T 10.F
11.F 12.T 13.T 14.F 15.T 16.F 17.T 18.F 19.F 20.F
II. A 1.c 2.b 3.d 4.c 5.a 6.c 7.c 8.d 9.b 10.a
11.a 12.b 13.c 14.b 15.b 16.c 17.d 18.a
B 1.b 2.d 3.c 4.a 4.c 6.d 7.c 8.a 9.c 10.b
11.c 12.a 13.c 14.b 15.b 16.b 17.c 19.d
III. 1.a 2.b 3.a 4.c 5.c 6.e 7.e 8.b 9.d 10.e 11.d 12.e 13.b 14.c 15.d
IV. 1.a 2.c 3.b 4.d 5.c 6.d 7.b 8.c 9.a 10.d
11.b 12.d 13.b 14.c 15.a 16.a 17.a 18.b 19.d 20.b
VII. 1.d 2.c 3.a 4.b 5.c 6.a 7.b 8.d 9.d 10.b
VI. A
In comparison with the human world of times, our world is highly complex. Because of its highly developed communications, events in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are closely interconnected. There are no isolated disasters and there is no progress that does not help the progress of all.
This situ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minds of men. The contents of men's minds have also become world-wide in scope and complexity. It is not enough for a man, seeking the welfare of his own people and country, to consider his domestic situation in relation to his immediate neighbors. World trends encompass every one of us, and it is by participating in them and contributing to them that we influence our future. The highest task before men's minds today is to understand, to fight against the forces of regression and death, to strengthen and turn into reality the possibilities which our world offers, as no previous world has offered, for a fuller life for all men.
B
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登上新大陆时,北美州各种不同的种族和文化,数量之多令人吃惊。在现在作为美国与墨西哥边界线的格兰德河以北,居住着12000万人口。他们代表着将近400种不同的文化,500种语言。他们的政治和宗教体制,体形和种族,都各不相同。与欧洲人相比,印第安人的种族是极为复杂的;他们往往把欧洲人只看作是另一个部族。
印第安人各个部族的文化,就和他们居住的地方一样各不相同。在达科他高地,曼丹人发展了一种以农业为中心的宁静的公社社会。然而,在仅仅几百英里以外,在西北的蒙大拿地区,黑脚族人却抛弃了农业,转而开始使用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来的马匹。 由于他们是熟练的骑手,他们成了猎手和战士,发展了一种以追猎野猪为中心的凶猛的进攻性的文化。在东部大湖周围的森林地带,波塔瓦托米人既是高明的鱼夫 ,又是独木舟的制造者和猎手。 在东北部,那六个易洛魁部族属于全世界政治上最老练的人们之列,他们组成了著名的易洛魁联盟,该联盟包括塞尼加族和莫霍克组族。易洛魁联盟内部有相互制约和平衡系统,因而为后来的美国宪法提供了一种模式。
UNIT 19
BOOKS, TV, AND THE IMAGINATION
I. 1.b 2.d 3.c 4.d 5.a 6.d 7.d 8.a 9.b 10.d
II. A 1.a 2.b 3.b 4.c 5.a 6.d 7.d 8.d 9.c 10.c
B 1.b 2.a 3.c 4.a 5.c 6.b 7.b 8.c 9.a 10.a 11.b 12.a 13.b 14.d 15.d
C 1.d 2.g 3.i 4.b 5.h 6.a 7.j 8.f 9.c 10.e
1.c 2.f 3.i 4.g 5.b 6.a 7.e 8.i 9.d 10.h
III. 1.d 2.d 3.d 4.b 5.b 6.c 7.b 8.c 9.c 10.e
IV. 1.respect 2.over 3.uses 4.addition
5.much 6.depends 7.wishes 8.before
9.accelerate 10.than 11.what 12.emotions
13.losing 14.controlled 15.only 16.within
17.dull/dreary 18.understood 19.forward 20.so
VI. A
Mary began to sing with the music in a husky, rhythmic whisper, bringing out a meaning in each word that it had never had before and would never have again. When the melody rose her voice broke up sweetly, following it, in a way contralto voices have, and each change tipped out a little of her warm human magic upon the air.
B
用英语写作有个难处,那就是讲话的声音比印成的文字更重要。我对风格一事考虑过很久,而且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写的东西,很少觉得是无法改进的,在许多情况下,虽然不满意,也只好算了,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约翰逊关于蒲伯说过这样一句话:“他对于文字上的毛病,决不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而不加修改,也不因无能为力而善罢干休。”这句话加到我身上就不适用了。我写文章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尽力而为。
VII. 1.c 2.b 3.c 4.b 5.a 6.c 7.c 8.a 9.a 10.c
UNIT 20
THE LANGUAGE OF COLORS, MYTHS AND SYMBOLS
I. 1.a 2.b 3.c 4.d 5.e 6.a 7.d 8.b 9.d 10.e
II.A 1.b 2.b 3.c 4.a 5.d 6.b 7.d 8.a 9.b 10.d
11.c 12.d 13.b 14.b 15.a 16.c 17.d 18.c 19.b 20.d
B 1.b 2.a 3.c 4.d 5.d 6.a 7.d 8.c 9.b 10.c
11.d 12.b 13.a 14.b 15.d 16.b 17.a 18.d 19.c 20.d
III. 1.Aesop 2.matter 3.Aesop 4.Bear
5.stability 6.invasions 7.common 8.single
9.democracies 10.city and town 11.those--this 12.was*
13.service 14.to--over 15.of--to
IV. 1.b 2.b 3.d 4.d 5.c 6.a 7.c 8.b 9.d 10.a
11.a 12.c 13.a 14.d 15.b 16.d 17.a 18.c 19.b 20.a
VII. 1.d 2.b 3.a 4.a 5.c 6.a 7.b 8.b 9.c 10.d
VI. A
Grammarians have arrived at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ir science, three of which are fundamental to this discussion. The first is that language constitutes a set of behavior patterns common to the member of a given community. It is a part of what the anthropologists call the culture of the community. Actually it has complex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hases of culture such as myth and ritual. But for purposes of study it may be dealt with as a separate set of phenomena that can be objectively described and analyzed like any other universe of facts. Specifically, its phenomena can be observed, recorded, classified, and compared; and general laws of their behavior can be made by the same inductive process that is used to produce the "laws"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the other sciences.
B
语言科学的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每种语言或方言都有它自己行为模式的独特系统。这系统的某些部分可能与其它语言系统的某些部分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当这些语言是来自同一根源的时候。但是不同的语言解决表达和交谈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正如龙虾、鱼、海豹和企鹅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水中运动的问题一样。这个原则的几种推论是重要的。第一个推论是所谓普遍的语法是不存在的,或至少如果它存在,它也是那样的一般和抽象,以至没有什么用处。第二个推论是每种语言的语法必须建立在对该具体语言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时对于语言应包含什么和它应如何工作不抱成见。海洋生物学家并不因为章鱼没有用鱼所特有的方法而是用喷射推进法使自己在水中游动而批判章鱼。当语言科学家发现一种没有任何与我们所谓的英语动词相应的词汇也用得很好的时侯,也不会表示惊讶或困扰。
语言科学基础的第三个原则是对一种给定语言的分析和描述,必须符合任何令人满意的科学理论所规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1)简洁性,(2)一致性,(3)完备性,(4)对现象行为预言的有效性。这种现象行为在形成理论时,并未通过直接观察得到。最近把注意力转移到英语的语言科学家发现,根据这些标准评判的传统英语语法是不令人满意的。它在头两项要求上做得很差,显得过分地复杂和本身显著地不一致。它可以象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天文学一样使之投入使用,但太费力和太复杂化。新的语法,就像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天文学一样,解决同样的问题却现得更为精致。精致一词是科学家用来概括一个满意的理论所特有的简单、紧凑和有条理等所用的词汇。